百岁浮生一传邮,重公英誉到今留。
人间虎榜真多愧,地下龙逢可并游。
孔庙作邻庭桧晚,唐宫何处井梧秋。
得开祀典须贤令,能有封章达帝不。
百岁浮生一传邮,重公英誉到今留。
人间虎榜真多愧,地下龙逢可并游。
孔庙作邻庭桧晚,唐宫何处井梧秋。
得开祀典须贤令,能有封章达帝不。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谒陵承西涯翰长有诗相饯次韵五篇(其三)宿刘谏议祠下作》表达了诗人对刘谏议的敬仰和对贤能者的期待。首句“百岁浮生一传邮”寓言人生短暂如邮件传递,凸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重公英誉到今留”赞扬刘谏议的高尚声誉流传至今。
“人间虎榜真多愧”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在社会名望上的谦逊,同时也暗含对刘谏议能在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钦佩。“地下龙逢可并游”借古人龙逢之典故,表达对刘谏议虽已去世但仍可与贤者为伍的赞誉。
“孔庙作邻庭桧晚”以孔庙的古柏为邻,象征刘谏议的道德品质如同孔子庙中的古树般长久,而“唐宫何处井梧秋”则想象刘谏议可能在遥远的唐代皇宫中,其精神如同井边梧桐,历久弥新。
最后两句“得开祀典须贤令,能有封章达帝不”直抒胸臆,期盼有贤能的地方官员能够开启祭祀先贤的礼仪,使刘谏议的美德得以彰显,并通过奏章直达天听,让他的精神得到更大的尊崇。整首诗情感深沉,对人物的评价既高且深,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道德典范的追求。
晴江衮衮东流,为谁流得新愁去。
新愁都在,长亭望际,扁舟行处。
歌罢翻香,梦回呵酒,别来无据。
恨荼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
须信情钟易感,数良辰、佳期应误。
才高自叹,彩云空咏,凌波谩赋。
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慵举。
但丁宁双燕,明年还解,寄平安否。
夫子贤尧舜,老彭尝窃比。
郯子及师襄,下问曾不耻。
河汾一书生,自谓圣复起。
西京投阁士,敢与孟轲齿。
古人取名廉,后人取名侈。
谁知今人中,复见古君子。
方君帅南越,千载少伦拟。
燕居榜师吴,一谦具四美。
隐之经石门,得名一杯水。
伯始万事优,可但清而已。
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贪鄙。
民俗陶公化,淳厚胜奸宄。
蛮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
老猾惮公明,束手敢干纪。
三城有馀力,一堂仍旧址。
裘带自清閒,宾僚多燕喜。
惟昔开元相,勋业照青史。
胸蟠活国计,试手曾向此。
我公廊庙具,劳外亦久矣。
尺一趣归装,高蹈广平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