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题目为《题著禅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世间迷惑与禅者的悟性,表达了对禅理的理解和赞赏。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这两句点明了主题,说明真实的大道(佛法)是没有虚幻的,但世间的情感却容易让人产生迷惑。大多数人都深陷其中,而禅师却能独自领悟其道理。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这两句描绘了禅师居住的环境,可能是山中或僻静之地。窗户敞开,是为了让心灵得到自由和放松;而虫声与草木的繁盛,则是自然界的声音,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最后两句通过对“空”的反复强调,表达了禅理中“空”字的深奥含义。在这里,“空”不仅指物质世界的虚无,也包含了精神层面上的超脱与解脱。而“得维摩”则是指达到了一种高级别的悟性,就像佛教中的维摩诘多尊者那样,能够洞察世间真相。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禅师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深刻理解。
仁孝于天亲,从命无攸抗。
南北或东西,一一随所向。
又如金在炉,镕铸任哲匠。
造物本无心,至人每超旷。
阆苑与孤村,风光都淡荡。
樵西有流泉,罗浮多叠嶂。
采芳更采芳,春花正可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