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
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
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
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
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
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
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
喜闻糟出瓮,屡问菊开花。
古井元依斗,丹砂旧养芽。
蚍蜉频上案,猿狖巧分楂。
客到扁舟远,年侵两鬓华。
心摇挂风旆,眼暗隔轻纱。
强拨横肱睡,来从插版衙。
隐居惭弃掷,胜地每咨嗟。
顽钝终何取,彫磨岂复加。
焦先夙所尚,圜舍恰如蜗。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
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
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
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
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
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
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
喜闻糟出瓮,屡问菊开花。
古井元依斗,丹砂旧养芽。
蚍蜉频上案,猿狖巧分楂。
客到扁舟远,年侵两鬓华。
心摇挂风旆,眼暗隔轻纱。
强拨横肱睡,来从插版衙。
隐居惭弃掷,胜地每咨嗟。
顽钝终何取,彫磨岂复加。
焦先夙所尚,圜舍恰如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毛君山房遣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房的宁静与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阳崖”、“石磴”、“太守宅”与“野人家”的对比,展现出山房的清幽与远离尘嚣。诗人享受“燕坐”、“冥观”的时光,与自然为伴,破闷寻鹤,品酒赏菊,生活简朴而自在。
“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描绘了山房主人的勤勉与热爱,而“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则渲染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诗人感叹岁月流逝,“两鬓华”、“心摇挂风旆”、“眼暗隔轻纱”,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在隐居生活中,诗人虽然自嘲“顽钝”,但仍坚守内心追求,如同蜗牛般安于自己的天地。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辙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谁家凉夜横吹,一声似彻霜天晓。
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
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
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
恰值雨停风小。恍串珠、穿来旋绕。
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
断竹音清,落梅腔远,余音难了。
漫自怜、听不分明,恰更比、分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