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姚少师录童中州后和陶诗书后》
《观姚少师录童中州后和陶诗书后》全文
清 / 刘履芬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道衍未入燕,能诗乃名诗。

偶写友朋作,命意殊冲夷。

中州旧相识,寄远界乌丝。

一卷《后和陶》,书以徇心知。

繇靖不再睹,自洗软媚姿。

足知才力强,所施无弗宜。

和尚故不错,责之何苛为。

吁嗟太孙帝,柔弱祚渐衰。

文皇一振厉,遂廓二百基。

此见和尚功,长育亦不赀。

世俗恢奇策,传闻多可嗤。

要之游佛门,固是英雄师。

往昔见摹本,手迹今兹披。

他年请刊石,用补集所遗。

(0)
鉴赏

这首清代刘履芬的诗《观姚少师录童中州后和陶诗书后》以观后感的形式,表达了对姚少师书法艺术的赞赏。首句“道衍未入燕,能诗乃名诗”暗指姚少师不仅在书法上有造诣,诗歌也颇为出色。接下来描述了他创作的友朋之作,情感深沉而平易近人,“命意殊冲夷”,显示出其作品的淡泊与豁达。

诗人提到中州旧识,通过姚少师的墨宝传递远方的情感,“寄远界乌丝”,乌丝纸张增添了书信的韵味。姚少师的《后和陶》一卷,更是体现了他的才情,“书以徇心知”,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

诗人感慨姚少师的才华,即使在佛教界也备受认可,“足知才力强,所施无弗宜”,和尚的身份并未掩盖他的艺术光芒。接着,诗中提到姚少师对于国家的贡献,暗示他的影响深远,“和尚故不错,责之何苛为”,并借历史变迁,赞美他的功绩。

最后,诗人批评世俗的评价标准,认为姚少师游走于佛门仍不失英雄风范,并期待将来能将他的书法刻石,以留存后世。“他年请刊石,用补集所遗”,表达了对姚少师艺术遗产的珍视和传承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姚少师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肯定。

作者介绍

刘履芬
朝代:清

刘履芬,字彦清,一字泖生,号沤梦,江山人。官户部主事,改江苏知县,署嘉定县事。有《古红梅阁遗集》。
猜你喜欢

寄王敏文

青楼只在石桥东,几度闻君醉落红。

近日绿阴浓似雨,门前别系玉花骢。

(0)

题翰墨十八辈封爵图

公子装车从楚国,十九人行一不足。

上阶卒赖毛先生,招手相呼公录录。

迩来翰墨十八人,一日受封列华物。

世上空成孺子名,论功却笑中书秃。

人生慎勿为事先,乞留足矣张良独。

(0)

下隍朱氏竹山图

凤台东南山万里,山人宴坐何从容。

乾坤清气不可遏,一夜春雷起箨龙。

诗家襟度蔚萧爽,百尺琅玕日应长。

我欲驱车访此君,只恐山灵杜来往。

(0)

次韵光裔

为民那肯为身谋,岁月蹉跎志士羞。

砌下有蛩还促织,眼前何草解忘忧。

湖光收入千军笔,世事催成两鬓秋。

但愿丰年同一饱,巴歈正不减齐讴。

(0)

洪同佥座上次韵

万里同晴八月秋,耆英想像洛中游。

相逢笔底翻三峡,共诧人间有十洲。

舞袖卷回云又过,禁钟催散月还留。

将诗酬酒吾何敢,早已输公第一筹。

(0)

登善精舍葺治苟完七小诗以写予怀·其三

梓柳都移五十栽,稚松千个绿毰毸。

旁人莫笑千年计,万一他时化鹤来。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