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四十八》
《诗偈·其四十八》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

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

忽遇本来人,不在阴阳里。

(0)
翻译
谈论着佛国的故事,这次旅程长达十万里。
大海广阔无垠,稍有动静便激起狂风暴雨。
虽然过往的人数以千万计,但真正抵达彼岸的寥寥无几。
忽然遇见了本真的存在,他超脱于阴阳世间之外。
注释
事上:谈论。
佛国:佛教的理想世界。
去:前往。
十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大海:广阔的海洋。
渺:渺小,形容海面辽阔。
无边:没有边际。
动即:一有动作就。
黑风:形容猛烈的风暴。
往者:过去的行人。
虽:即使。
千万:极言数量多。
达者:能够到达的人。
无一二:几乎没有。
忽遇:突然遇到。
本来人:指本真、悟道之人。
不在:不局限于。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对立面,这里指世俗与超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所作,名为《诗偈(其四十八)》。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佛法修行境界的诗句。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 开篇即描绘一个遥远的佛国,其距离以十万里计,象征着一个精神追求的目标极其遥远,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

“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这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述了通往佛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汪洋大海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困境,而一旦有所行动,便会引起剧烈的挑战和考验。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 这两句表明了追求佛国的人虽然众多,但能够真正到达的人却极其稀少。这里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辛和少有人能达到目标的事实。

“忽遇本来人,不在阴阳里。”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意外的、出乎寻常的相遇,这个相遇超越了世间的阴阳五行,达到了一个超脱世俗束缚的境界。这里的“本来人”指的是那些已经达到某种精神觉悟的人,他们不再受制于现实世界的规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国遥远和修行道路艰难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信仰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僧侣们对于禅定修行和解脱之路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已亥杂诗 119

作赋曾闻纸贵夸,谁令此纸遍京华。
不行官钞行私钞,名目何人饷史家。

(0)

已亥杂诗 291

诗格摹唐字有稜,梅花官阁夜锼冰。
一门鼎盛亲风雅,不似苍茫杜少陵。

(0)

已亥杂诗 26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0)

已亥杂诗 65

文侯官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
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

(0)

已亥杂诗 33

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
近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0)

已亥杂诗 54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