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翛然出世姿,名山游遍未归时。
葛洪井水今如此,欲觅真丹在武夷。
一卷翛然出世姿,名山游遍未归时。
葛洪井水今如此,欲觅真丹在武夷。
这首诗以“赠人”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行踪不定的隐士形象,通过名山游历与葛洪井水的典故,表达了对追求真谛与内心纯净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卷翛然出世姿”,以“翛然”形容隐士超凡脱俗的姿态,仿佛携带着自然界的清风,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洒脱与自由。接着,“名山游遍未归时”,进一步刻画了这位隐士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大川的形象,暗示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
“葛洪井水今如此”,引用了葛洪炼丹的典故,暗含着对古代仙道文化的追忆与反思。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和医学家,其炼丹术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处将葛洪与隐士联系起来,既是对古代追求长生不老、精神解脱理想的回响,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认同。
最后,“欲觅真丹在武夷”一句,将隐士的追求引向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武夷山作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一处名山,不仅以其自然美景著称,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里,诗人借“真丹”这一象征,表达了对内在精神修养、道德完善以及超越物质追求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形象的描绘与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纯净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蝉嘒嘒,老树秋风暑初退。
闺门忽起思妇悲,欹枕听之堕双泪。
去年夫征淮水头,天明上马操戈矛。
今年夫戍玉关塞,日夜艰危谁足赖。
不如烂烂云锦机,织成回文制君衣。
不如湛湛长江水,流恨随君千万里。
白首会面知无难,愿君竭力军旅间。
太平无事荷帝力,迟君归来慰家室。
凿凿之石如妾心,空山绝涧秋嵚崟。
青山之松如妾操,大雪严风不凋耗。
石或可转松可摧,妾心万死不可回。
冥鶤化翮向南飞,栖息安危各有时。
秋入梧桐晴影薄,寒通牖户晓光迟。
青山是处瞻龙气,紫阁何年睹凤仪。
自叹蓬莱常五色,上林曾宿最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