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物八咏》
《秋物八咏》全文
清 / 李钟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搔首问天独倚阑,露华清切涌珠团。

阚郎不起三生梦,坡老空嗟一夕寒。

长夜冰心栖海国,几家霜杵诉江干。

琼楼贝阙红尘隔,此地几登自古难。

(0)
鉴赏

这首诗《秋物八咏》由清代诗人李钟问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与孤寂之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首句“搔首问天独倚阑”,以动作描写开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秋风中独立凝望的孤独姿态,通过“搔首”这一细微动作,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思考。接着,“露华清切涌珠团”一句,将露珠比作珍珠,不仅描绘了露珠晶莹剔透的美丽,也暗示了秋夜的清新与凉爽,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阚郎不起三生梦,坡老空嗟一夕寒”两句,引用了典故,分别指代了苏轼(坡老)和杜甫(阚郎),表达了对古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苏轼的“三生梦”象征着人生的虚幻与短暂,杜甫的“一夕寒”则反映了岁月无情、世事变迁的主题。

“长夜冰心栖海国,几家霜杵诉江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长夜冰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冷与坚定,而“海国”与“江干”的对比,则暗示了广阔世界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霜杵的使用,更是增添了季节的寒冷与生活的艰辛,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最后,“琼楼贝阙红尘隔,此地几登自古难”两句,通过对比琼楼贝阙(象征高洁、理想化的世界)与红尘(现实世界的纷扰与污浊),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整首诗在描绘秋景的同时,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李钟问
朝代:清

李钟问,福建安溪人。清乾隆元年(1736)举人,李光北之子。曾任福建平和县教谕。乾隆廿一年(1756)五月转任凤山县儒学教谕。
猜你喜欢

题夏太常画竹

春雨住犹滴,夕阳寒欲沈。

相逢不相语,惆怅远游心。

(0)

度岭

叠陂盘盘上,溪流曲曲通。

马嘶青嶂外,人度碧霄中。

积石奔狂兽,飞梁卧断虹。

驱驰奉明诏,焉敢惜微躬。

(0)

别汪用璋

青青官柳覆行骖,樽酒逢君强笑谈。

乡信欲书还阁笔,凭君传语到天南。

(0)

登玩海楼

旭日动沧溟,楼高曙色明。

烟霞千嶂合,钟鼓半空鸣。

天阔淮山迥,云连越树平。

凭高屡回首,不尽望乡情。

(0)

友人高贵琦尝作问薝卜诗予为代答

南薰播荡来舜琴,江村处处皆绿阴。

开花却喜值脩景,托根况得依中林。

孤标挺挺同乔木,密叶幽丛蔼烟绿。

嫩蕊新装浅淡金,清肌莹贴温柔玉。

当知异品来仙府,凡草那能此清楚。

半开临砌复临池,乱吐宜晴更宜雨。

长嗟时菊太鲜妍,却笑疏梅颇寒苦。

兰蕙虽云抱国香,中含哀怨成千古。

丰姿炯然冰雪如,丽非妖艳清非癯。

莫言此色世间有,正恐异香天下无。

昔年梵宇聊相寄,却嫌云月多僧气。

黄金布地非所荣,幸有白莲同臭味。

朅来移植向书寮,灌溉栽培暮复朝。

芳心一点亦倾日,祗缘颜色不似茙葵娇。

从今永结林泉趣,尚赖骚人屡相顾。

岂无周子爱莲心,正乏逋仙咏梅句。

名园嘉草多艳红,繁华嗜好人皆同。

歌扇才抛海棠月,舞衫又捲蔷薇风。

兹晨清赏元非偶,作诗遗问情何厚。

吟边酒畔得从容,一种幽情为君剖。

不愿移栽向月宫,瑶室遍开丹桂丛。

不愿扬州比奇植,琼花亦是倾城色。

安得相携水仙共踏明月波,浮世尘氛奈尔何。

(0)

桃竹百禽图

原野蔼初霁,百卉何芳荣。

雍雍众禽鸟,得意欣春晴。

迁木恣栖息,惊枝复飞鸣。

于焉林谷态,自适天地情。

刷羽耀朝彩,流音杂风笙。

竹垂琅玕实,桃艳瑶池英。

吾当披此图,三复羡群生。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