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邓东园七十》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描绘邓君从少壮到老年的变化,以及其家族与皇室的深厚渊源,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个人命运与时代风貌。
首句“邓君少壮常相见”,以平实之语引入,仿佛在叙述一个老友的故事,引人入胜。接着“老鹤为形瓜削面”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邓君年老后的外貌特征,既显其年迈,又寓含着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
“今年七十过我庐,颜色无殊在江县”两句,对比了邓君的当前与过去,暗示其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状态依然保持良好,生活依旧充满活力。接下来,“欲识君家方术奇,请将往事为君披”则点明了邓君家族的特殊之处,暗示其家族可能拥有某种不凡的技艺或秘密。
随后,诗人通过“忆昔金氛盛燕云,汴京移跸临安军”等诗句,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将读者带入了宋朝末年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中。这一段描述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暗含了对邓君家族过往辉煌的追忆。
“凤舸霄奔南浦日,帷宫晓驻章江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宋朝宫廷的奢华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邓君家族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接下来,“帝子王孙呼大夫,侯门主第争迎送”则详细描写了邓君家族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凸显了其家族的荣耀与显赫。
然而,好景不长,“自从流落向天涯,聚散浮云那可期”两句,转折点出现,揭示了邓君家族因种种原因而遭遇的流离失所,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
“攀号半遂鼎湖驭,备物犹存大内仪”两句,通过描述邓君家族成员的离世和家族传承的延续,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家族命运的多舛。
“风尘澒洞异朝夕,銮车綵仗行尘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邓君家族在动荡年代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与外界的隔绝感。
“扈从俱如陌上蓬,旅情谁问江南客”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邓君家族成员在流离失所中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土风怜幼似咸阳,从此人间传秘方”两句,暗示了邓君家族在流亡过程中,仍然坚守着家族的传统与秘密,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岁久子孙能结社,名驰州郡得升堂”两句,描绘了邓君家族后人在历经磨难后,依然能够团结一致,名声远播,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与影响力。
“纷纷湖马南仍北,潢水钱塘惨无色”两句,通过描绘湖马南来北往的景象,以及钱塘江的惨淡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四百年来几劫灰,旧恩新怨殊乡国”两句,总结了邓君家族四百年来的兴衰历程,以及其中的恩怨情仇,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家族命运的多变性。
最后,“不见匡山南海头,飓风一夜失龙舟”两句,通过描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飓风摧毁龙舟,象征着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命运的无常。
“群僚尽作波臣去,百技空为精卫游”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离散与努力,以及最终的徒劳无功。
“至今安有如君者,东园开席青山下”两句,表达了对邓君及其家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后代能够在青山绿水间开席宴饮的赞美。
“薰风南来可奈何,劝君持杯听我歌”两句,以自然界的风作为引子,邀请邓君举杯共饮,通过歌声表达对邓君及其家族的祝福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邓君及其家族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家族的命运、个人的情感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