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信欢不来,自往复不出。
金桐作芙蓉,莲子何能实。
遣信欢不来,自往复不出。
金桐作芙蓉,莲子何能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哲思。诗人以“遣信欢不来”开篇,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等待与期盼的落空感,情感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接着,“自往复不出”,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既想主动去追寻心中的欢愉,却又犹豫不前,难以决断。
“金桐作芙蓉,莲子何能实。”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金桐”比作“芙蓉”,形象地描绘出金桐花的美丽与娇艳;而“莲子何能实”,则以反问的形式,暗示了追求的美好事物可能难以实现,或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引发读者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人在面对情感与现实的冲突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与感慨。
雪消春浅。
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
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
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女伴。
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
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
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
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君家不种通神钱,只种春色留庭前。
庭前春色谁最妍,二女解佩来江边。
沉沉华屋清夜起,火树银花月如水。
自然颜色变韶稚,况乃新妆露初洗。
春初艳粉秋初莲,绛绡广袂罗群仙。
华清池畔娇无力,赤凤楼中困未眠。
后来更许谁相拟,海棠欲睡薰秾李。
亦知等级且追陪,格外风流不相似。
一枝乞得归茅屋,窗里铜瓶窗外竹。
不禁清绝意萧然,大似佳人依草木。
阆苑花无世上缘,收香还入四禅天。
明朝风雨催归去,花月重圆又一年。
神情邃美肤粗恶,泾渭由来两清浊。
要求绘笔尽芳妍,更问尊前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