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峰尽日对开扉,仍扫先生旧石矶。
仕路十年嫌马瘦,归田百亩喜牛肥。
常来鸥鹭非争席,自种芙蓉可制衣。
稍待秋登新谷好,草堂从此有光辉。
六峰尽日对开扉,仍扫先生旧石矶。
仕路十年嫌马瘦,归田百亩喜牛肥。
常来鸥鹭非争席,自种芙蓉可制衣。
稍待秋登新谷好,草堂从此有光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之情。
首联“六峰尽日对开扉,仍扫先生旧石矶”,以六座山峰对峙,仿佛在迎接诗人归来,门前依旧清扫着先生曾经坐过的石矶,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充满回忆的氛围。
颔联“仕路十年嫌马瘦,归田百亩喜牛肥”,对比官场生涯的艰辛与归隐田园的喜悦。在官场上奔波了十年,马瘦象征着劳碌与疲惫;而回到田间,看到牛肥则让人感到满足与幸福,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颈联“常来鸥鹭非争席,自种芙蓉可制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鸥鹭不争席位,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己种植的芙蓉花,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用来制作衣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利用。
尾联“稍待秋登新谷好,草堂从此有光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稍待秋季,收获新谷,草堂将因此而充满生机与光彩。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展望,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期许,预示着诗人将在田园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以及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青钱白璧,自买愁肠绕。更恨欢狂负年少。
记阳关图上,尊酒流连,儿女泪,输与闲人坐钓。
茂陵多病后,懒尽琴心,无复求凰与同调。
似清风古殿,风动幡摇晴昼永,惟有龛灯静照。
看胡蝶飞来澹无情,问墙角茙葵,为谁凝笑。
翩翩诗笔清新,百年谁识青云士。
银钩瘦硬,通神白茧,乌丝名世。
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
秋风一曲,声合太古,算惟有、知音会。
天地青蝇扰扰,只依旧、岁寒苍翠。
似当时、刘晏点鞭,马上钱流满地。
未展经纶,米盐细故,此心如水。
待锋车趣召,玉堂挥翰,草金銮制。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起无名。
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
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违、难晓难行。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
同流听嘱付,是非休辩,人我休争。
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
急救自家性命,气神和、清结真形。
灵灵语,瑶台阆苑,蓬岛是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