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当时杨补之,将军妙手信吾师。
槎丫老干无多笔,写出冰封雪压姿。
何必当时杨补之,将军妙手信吾师。
槎丫老干无多笔,写出冰封雪压姿。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沈梧所作,名为《题汤贞悯公墨梅册子二首(其一)》。沈梧通过对汤贞悯公所绘墨梅的描绘,表达了对画作高超技艺的赞赏与敬佩。
诗中首先提到“何必当时杨补之”,这里以杨补之作为比较对象,暗示汤贞悯公的墨梅画作不亚于杨补之的成就,甚至可能更胜一筹。接着,“将军妙手信吾师”一句,将汤贞悯公比作将军,赞美其绘画技巧如同将军指挥千军万马般得心应手,同时表明诗人自己是汤贞悯公的弟子或受其启发,对其艺术造诣深感敬仰。
“槎丫老干无多笔”描绘了墨梅树干的老态龙钟,通过“无多笔”强调了画家在表现这一细节时的简洁与精准,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最后,“写出冰封雪压姿”则生动地刻画了墨梅在严冬中的坚韧姿态,仿佛在冰天雪地中傲然挺立,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汤贞悯公墨梅画作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颂扬。
天衢贵客,粉署仙郎,未老拂衣归去。
新制荷裳,才成小筑,恰在白云深际。看门前流水。
并楼头明月,萧然佳致。
更说甚、野间绵蕞,殿上歌呼,叔孙典礼。
好白眼科头,藤杖芒鞋,山颠水际。
更有井公园客,金粟洪厓,笑语从容联袂。
五夜鸾箫,九霄笙鹤,人世繁华无比。怪婚男嫁女。
把向平、早岁良时轻弃。
问先生、逍遥五岳,旧时都养。容吾执御。
两不负,有巢家世黄熊裔。
长啸归来,或渔于溪,或圃于冈。
且可否之间,不夷不惠,中行岂敢,疑狷疑狂。
白眼看他,青山老我,漫世居然入世方。
休再道,曾封侯万户,昔遇高皇。闲来濯足沧浪。
又种竹千枝朩几章。
愧能酒能诗,陶潜李白,亦经亦史,司马公羊。
醉后长歌,灯前自舞,也算生平意气场。
嗟今日,只黑甜一枕,快矣吾乡。
瑞叶飘零,瑶花淅沥,旋随风舞。
暗度南楼,寒深北岭,圆璧方圭处。
歌台密洒,僧寮深拥,留得袁安环堵。
试凭高、一舒老眼,皓鹤白鹇失素。
月明林下,梅开山上,漫道撒盐飞絮。
三白虽宜,九衢欲冻,叹息贫家妇。
浅斟低唱,将军称快,不见纠纠葛屦。
凝望里、侵凌萱草,压欹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