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萧疏倚断垣,贾家犹有两三村。
锄犁蓑笠纷纷去,知是先生几代孙。
芦苇萧疏倚断垣,贾家犹有两三村。
锄犁蓑笠纷纷去,知是先生几代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首句“芦苇萧疏倚断垣”,以芦苇的稀疏和断垣的残破,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接着,“贾家犹有两三村”一句,点明了地点——贾村,同时通过“两三村”的数量,表现出村庄的规模不大,但依然存在,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锄犁蓑笠纷纷去”,描绘了村民们忙碌劳作的场景,他们手持农具,头戴蓑笠,纷纷前往田间地头,开始一天的耕作。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朴实,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最后,“知是先生几代孙”一句,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世代相传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尊敬与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贾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土地、自然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深厚情感和尊重。
因谈旧事各空书,犹幸皇华出有车。
驹絷谁从之子屋,凤歌频接楚狂舆。
自怜今日双星使,同是当年太乙儒。
不谓逢君倾盖语,南金双锡满征裾。
未信今人非古人,今人视古当更真。
兴来不妨高自位,须知立位先立身。
我亦此身惧靡立,赖君接引方孜伋。
与君性命图初终,宁独气声同呼吸。
祇今吏治疾奔趋,此间不可无君徐。
祇今词苑求卑密,此间不可无余疏。
疏怀久矣独踽踽,是日逢君欣欲舞。
相期兹情力持今,岂曰区区孤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