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舆凤阙向西旋,敬举春祈吉戊涓。
素积烟融雪以后,阳烝脉发社之前。
于论钟鼓调宫徵,诞降秠穈荐豆笾。
更冀厖褫锡昭假,献俘指日外壝边。
銮舆凤阙向西旋,敬举春祈吉戊涓。
素积烟融雪以后,阳烝脉发社之前。
于论钟鼓调宫徵,诞降秠穈荐豆笾。
更冀厖褫锡昭假,献俘指日外壝边。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春祭社稷坛时的仪式与心境。首句“銮舆凤阙向西旋”,以“銮舆”和“凤阙”象征皇家威仪,描述了祭祀队伍向西行进的情景。接着,“敬举春祈吉戊涓”点明了祭祀的目的——春季祈求丰收。
“素积烟融雪以后,阳烝脉发社之前”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转换来隐喻祭祀活动的进行,通过“烟融雪”、“阳烝脉”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发的景象,暗示着祭祀活动对大地生命力的激发。
“于论钟鼓调宫徵,诞降秠穈荐豆笾”则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音乐与供品,钟鼓之声调和宫徵,象征着和谐与秩序;“诞降秠穈荐豆笾”则表明了祭祀活动中对丰收的祈愿,通过供奉丰盛的食物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最后,“更冀厖褫锡昭假,献俘指日外壝边”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神灵赐予更多福祉,并通过“献俘”这一传统仪式,象征性地清除邪恶,为国家带来安宁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国家、人民以及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