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宁寺·其一》
《报宁寺·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相业平时既讲明,得君当国有难能。

周公礼乐寥寥意,馀子随时未可憎。

(0)
注释
相业:指学问和品德修养。
平时:平常时候。
既:已经。
讲明:讲解明白。
得:得到。
君:您,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当国:在国家面临困难时。
周公:古代贤臣周公旦,以礼乐治国的典范。
礼乐:礼仪和音乐,代指治理国家的制度和文化。
寥寥意:深意深远。
馀子:其他人,指那些没有周公那样才德的人。
随时:随着时代变化。
未可憎:并不值得厌恶。
翻译
平日的学问已经讲得透彻
遇到你这样的能人,国家危难之时显得尤为难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作品,名为《报宁寺》。从这短短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远意境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相业平时既讲明”,这里的“相业”指的是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大业,而“平时既讲明”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在太平盛世,应该就已经明确地讨论和理解这些治国安邦的道理。

“得君当国有难能”,这句话中,“得君”指的是遇到贤良的君主,而“当国有难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国家面临困难时,能够挺身而出、发挥所长的辅佐之臣的赞赏。

“周公礼乐寥寥意”,这里的“周公”指的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文化活动家周公旦,他制定了许多礼仪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礼乐寥寥意”则是说周公在制定这些礼仪时所蕴含的深远用意。

“馀子随时未可憎”,“馀子”指的是周文王的儿子,即后来的周武王,这里的“随时”意味着根据时代和情况的变化,而“未可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便是伟大人物,也要视具体情境给予适当评价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治国理念的思考,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眼光,以及他对于国家盛衰的深刻关怀。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则·其十九

不起一念须弥山,韶阳法施意非悭。

肯来两手相分付,拟去千寻不可攀。

沧海阔,白云闲,莫将毫发著其间。

假鸡声韵难谩我,未肯模胡放过关。

(0)

颂古一百则·其二十二

挫来机,总权柄。事有必行之威,国有不犯之令。

宾尚奉而主骄,君忌谏而臣佞。

底意岩头问德山,一抬一搦看心行。

(0)

航海之宝陀访真歇师兄·其二

得得来寻真歇兄,孤舟扬楫顺潮行。

重联断雁云中字,远赴閒鸥沙上盟。

新味清油燣紫菜,古方淳蜜渍黄菁。

海山只个供盘箸,一段家风不世情。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二七

一枝秀出栴檀林,想见馨香慰众心。

不负老兄开凿力,当风子和鹤鸣阴。

(0)

寒山赞·其二

一见重岩壁立,挺然气宇争高。

默默思量觅句,可怜走却金毛。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九十九

朱行军威掩万众,特露太阿。

济上座气盖诸方,不顾性命。

选佛若无如是眼,宗风争得到于今。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