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捲元氛海上来,江流疑是汉地灰。
翠华寂寞蛟龙泣,黄屋消沉鸟雀哀。
万骑忠魂何地散,九重王气自天开。
不须竞逐中原鹿,五百昌期指日回。
风捲元氛海上来,江流疑是汉地灰。
翠华寂寞蛟龙泣,黄屋消沉鸟雀哀。
万骑忠魂何地散,九重王气自天开。
不须竞逐中原鹿,五百昌期指日回。
这首《厓山吊古》由明代诗人黄鏊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对古代英雄与王朝兴衰的深沉思考。
首句“风捲元氛海上来”,以强烈的动态感描绘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仿佛是元朝的阴霾被海风卷起,预示着历史的转折。接下来,“江流疑是汉地灰”一句,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暗示着江山易主,旧有的辉煌已化为尘土,如同汉朝的遗迹在江水中漂浮。
“翠华寂寞蛟龙泣,黄屋消沉鸟雀哀”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情感色彩,翠华(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的寂寞与蛟龙的哭泣,黄屋(帝王居住的宫殿)的消沉与鸟雀的哀鸣,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王朝衰落的哀叹。
“万骑忠魂何地散,九重王气自天开”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焦点转向了忠诚与命运的探讨。万骑忠魂的散失,象征着英雄的陨落与理想的破灭;九重王气的自天开,则暗示着历史的循环与命运的不可逆转。这两句既是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命运与忠诚的哲学思考。
最后,“不须竞逐中原鹿,五百昌期指日回”以历史的循环论为结尾,提醒人们不必过分执着于一时的得失与争斗,因为历史终将轮回,新的辉煌必将到来。这句话充满了乐观与希望,是对历史周期性规律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厓山吊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忠诚、命运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一夕留君住。甚当筵、背啼红烛,泪零如雨。
明日离亭归雁急,我亦轻帆南浦。
那更忍、暗催君去。
记取小红庭院里,茜窗边、剩曲飘筝柱。
都化作,断肠语。才人总为多情误。
镇飘零、惜春心性,悲秋词赋。
隔着疏帘春未浣,暂许痴魂延伫。
怕泪尾、寒侵如许。
六扇银屏阑九曲,到临岐、尽是销魂处。
空望断,蜀天暮。
稼尽原隰空,木脱山容近。
绵亘暮岭长,断续寒流引。
寸莽竭穷樵,槁壤连修畛。
白日隐寒云,哀商正凄紧。
玄冥逼凛秋,急景催时迅。
四序自有常,三寿谁能准。
来息自劳劳,往消怜泯泯。
景物怅萧条,人事劳坎壈。
鲜知成独复,多方谢众敏。
日夕掩柴关,清琴理瑶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