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绅端笏伟人哉,瞻拜人依钓艇来。
千仞羽仪翔百粤,万年英气烛三台。
酣听榜枻歌渔父,醒续离骚劣楚才。
阅世瞰流心百折,沧桑何处不堪哀。
垂绅端笏伟人哉,瞻拜人依钓艇来。
千仞羽仪翔百粤,万年英气烛三台。
酣听榜枻歌渔父,醒续离骚劣楚才。
阅世瞰流心百折,沧桑何处不堪哀。
这首诗描绘了对李忠简公祠的拜访与敬仰之情。首句“垂绅端笏伟人哉”,以“垂绅端笏”这一古代官员的仪态,赞颂了李忠简公的伟岸形象。接着“瞻拜人依钓艇来”,描述了人们在前往祠堂时的虔诚与庄重,仿佛乘着小舟而来,象征着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
“千仞羽仪翔百粤,万年英气烛三台”,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李忠简公的英名比作飞翔于广袤大地之上的雄鹰,其英气犹如烛照天地,永垂不朽。这里不仅赞美了李忠简公的功绩与威望,也表达了对其精神品质的崇高敬意。
“酣听榜枻歌渔父,醒续离骚劣楚才”,通过想象李忠简公在祠堂中倾听渔父的歌声,以及他醒后继续创作《离骚》的场景,展现了李忠简公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文学艺术上也有深厚造诣,体现了他的多才多艺和对文化的贡献。
最后,“阅世瞰流心百折,沧桑何处不堪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李忠简公在复杂世事中的坚韧与悲悯之心的认同。这句话既是对李忠简公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忠简公祠的描绘,不仅赞颂了他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几州陵变谷,经月雨为霖。
世事今如此,西风动客心。
白首扁舟□访寻,江山□□□登临。
□□□是□藏处,□□平生赏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