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公葬法妙蓍龟,眼力尤高异管窥。
先世曾从牧堂学,前身疑是涅槃师。
服寒食散方谁验,营土馒头计已迟。
我卜寝丘将斩草,重来莫负老人期。
贵公葬法妙蓍龟,眼力尤高异管窥。
先世曾从牧堂学,前身疑是涅槃师。
服寒食散方谁验,营土馒头计已迟。
我卜寝丘将斩草,重来莫负老人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题为《赠贵上人》。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知识和修行态度的尊重与赞美。
"贵公葬法妙蓍龟,眼力尤高异管窥。"
这里描绘的是贵公(可能指一位佛学高僧)的深邃智慧,如同古代用蓍草和龟甲进行占卜的方式,显示出他对宇宙、生命以及因果规律有着超凡脱俗的洞察力。
"先世曾从牧堂学,前身疑是涅槃师。"
诗人推崇贵公不仅在现世,而且认为其先世可能也是一位佛法修行者,甚至怀疑他前生或许就是一位已经达到涅槃境界的高僧。
"服寒食散方谁验,营土馒头计已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贵公在生活上的简约与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赞赏。他可能使用某种药物来抵御寒冷,也许是通过简单的食物来维持生命,但这些行为都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修行状态。
"我卜寝丘将斩草,重来莫负老人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决心,他准备在寝丘(可能是一处安静之地)进行占卜,象征着他要开始自己的修行之路,并且承诺不辜负那位年长的智者所给予的期望和指导。
整首诗通过对贵公深邃智慧与佛法生活态度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对于修行道路的决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精神追求。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与君三秋别,成此一会期。
清言美无度,离绪俄相遗。
况复在丘园,俱无冠带縻。
逶迤下泽游,皎洁艳阳时。
桃红媚墟囿,竿绿遍川坻。
覆觞申宿恋,开帙问新知。
澄怀悟渊泳,脱迹仰冥飞。
幸同赏心遇,白首永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