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娥收去广寒秋,太息花中无此流。
花品已高香更绝,却缘韵胜得清愁。
姮娥收去广寒秋,太息花中无此流。
花品已高香更绝,却缘韵胜得清愁。
这段诗文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木犀落尽有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珍惜。
"姮娥收去广寒秋,太息花中无此流。"
这里运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之神姮娥,将她比作时间的象征。"广寒"指的是明亮而清冷的夜空,暗示着月光下的秋意已深。诗人感叹(太息)花中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流年,表达了对逝去岁月无法挽留的无奈。
"花品已高香更绝,却缘韵胜得清愁。"
"花品"指的是花朵的等级或状态,"已高"意味着花已经盛放到极致,而"香更绝"则形容这种美丽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更加深切的忧愁。"却缘韵胜得清愁"中,"却"表示转折,"缘"指的是因循或依托,"韵"可能是指诗的节奏和音韵。整句表达了尽管美好的事物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愉悦,但这种愉悦反而让人感到更加清醒的忧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亮与花朵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美好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到精神清净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