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方才习《孝经》,可怜娇怯性偏灵。
自寻《女诫》窗前读,嗔道家人不与听。
小妹方才习《孝经》,可怜娇怯性偏灵。
自寻《女诫》窗前读,嗔道家人不与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在窗边阅读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通过“小妹”这一称呼,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位少女的亲切关怀和细腻情感。少女正在学习《孝经》,这表明她不仅聪明伶俐,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意识。《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强调孝道的重要性,教育人们如何尽孝于父母,体现了深厚的家庭伦理观念。
接着,诗中提到少女自寻《女诫》一书来阅读。《女诫》是东汉时期著名女作家班昭所著的一部女性道德规范书籍,旨在教导女性如何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少女的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她的求知欲和对自我成长的追求,也反映了她对传统女性角色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少女“嗔道家人不与听”,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少女在专心阅读时,家人未能理解或参与其中的场景。这里的“嗔”字,既表达了少女对家人未能陪伴自己学习的轻微不满,也流露出她渴望得到家人关注和支持的心情。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少女内心的微妙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少女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瞬间,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家庭伦理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亲情的期待和依赖。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赞美了少女的聪慧和勤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管弦绣陌,灯火画桥,尘香旧时归路。
肠断萧娘,旧日风帘映朱户。莺能舞,花解语。
念后约、顿成轻负。缓雕辔、独自归来,凭栏情绪。
楚岫在何处。香梦悠悠,花月更谁主。
惆怅后期,空有鳞鸿寄纨素。枕前泪,窗外雨。
翠幕冷、夜凉虚度。未应信、此度相思,寸肠千缕。
白鹤巢兮丹井空,蓬山杳兮烟霞濛。
陵谷变兮今古,木叶下兮秋风。
飞仙去兮朝太微,黄冠野服兮以游以嬉。
餐霞卧月兮世不我违,与世涤映兮天门可驰。
苍龙嘷兮云漫扉,石泉冽兮山芋肥。
俯仰宇宙兮日月蔽亏,灵秀回薄兮野芳呈姿。
山中之乐兮万化莫移,仙人不来兮隐者曷归。
玉辇宸游事已空,尚馀奎藻绘春风。
年年花鸟无穷恨,尽在苍梧夕照中。
天生一代奇,人瑞国之宝。
少游翰墨场,声誉日杲杲。
蟠胸三万卷,致君应有道。
怀璧掩其光,几书州县考。
翩翩凤新雏,飞上群玉岛。
郎星粲光躔,同舍未为老。
自诡乘一障,决计何太早。
分以星子符,庐阜足幽讨。
荣途竞奔逐,砥柱回澜倒。
自顾孤危踪,归意尤浩浩。
白头频送客,何以慰离抱。
江头潮正平,西风一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