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二》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

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

(0)
注释
寂寞:形容环境冷清或心情孤单。
章贡台:古代建筑名,位于今江西赣州市。
暮霭:傍晚时的雾气或乌云。
倦客:疲惫的旅人,指诗人自己。
长安:古都名,这里借指京城,可能暗指诗人的故乡或朝廷。
翻译
江涛拍岸孤独地回荡在城边,章贡台上笼罩着傍晚的寒意。
疲倦的旅人登高远望思绪万千,孤云与落日仿佛是遥远的长安。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怀旧交织的情景。"涛头寂寞打城还"中的“涛头”指的是波涛汹涌的水流之首,"寂寞"则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打城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场景的变换。接下来的"章贡台前暮霭寒"中,“章贡”是地名,而“台前”则是指诗人所站立之处,"暮霭寒"形容了一种黄昏时分的阴冷感受。

接着,"倦客登临无限思"中的“倦客”形象强烈,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疲惫不堪的心境,“登临”是指登上高处远望,“无限思”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种种思绪,无边无际。最后,"孤云落日是长安"中的“孤云”、“落日”都营造了一种萧索与凄凉的情感,"是长安"则是对古都长安的怀念,这里的“长安”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传递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以及对古都长安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望海潮二调·其一寄别浔郡鲁教谕子振、李训道宗深

南冠一载,西流万里,离怀孰不伤情。

富贵邯郸,雨云巫峡,回头一梦空惊。谁辱又谁荣。

问当时道德,今日功名。

楚水吴山,向来多少送和迎。长安古道长亭。

叹马蹄不驻,车辙难停。

薇老首阳,芝深商谷,时遥雾拥云平。此意已羞评。

但金缄白雪,锦佩青萍。

采竹昆崙,有时吹作凤凰鸣。

(0)

渔家傲.忆营妓周子文

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

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登山临水年年是。

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

衰草斜阳无限意。谁与寄。西湖水是相思泪。

(0)

筠溪八景诗·其三桃崖暄日

盛阳淑气满岩前,误认仙桃开洞天。

根老种传王母颗,花娇色映武陵田。

辉增晴旭香盈袖,影落溪流锦障川。

几度游山偏著眼,世传春信岂无缘。

(0)

筠溪八景诗·其五徐凫蛟瀑

一流瀑泻九重天,长挂如虹引洞仙。

岩壁凫飞延岁月,石梁龙滚起云烟。

满山药味增新色,夹岸桃花胜旧年。

愧我白头登览日,咏归赓韵信多缘。

(0)

黄虚谷以唐体五言一首来别次韵饯其归

我欲话时穷,非翁谁与从。

老来有两健,春到得相逢。

潮水明朝橹,云山后夜钟。

相思无尽处,樽酒几时重。

(0)

念奴娇.雪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

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