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桃杏笑清明,薄日微云乍放晴。
一缕游丝飞不定,又牵花瓣作风筝。
满园桃杏笑清明,薄日微云乍放晴。
一缕游丝飞不定,又牵花瓣作风筝。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园中的一幅生动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日里桃杏盛开、阳光初照、微风轻拂的自然之美。
首句“满园桃杏笑清明”,运用拟人手法,将桃杏花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在清明时节绽放时,正对着春天微笑,展现出一种欢快和喜悦的情绪。这里的“笑”字,生动地表现了花朵在春光中的灿烂与生机。
次句“薄日微云乍放晴”,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薄薄的日光透过轻柔的云层,刚刚放晴的天空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这一句通过“薄日”和“微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媚的氛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
第三句“一缕游丝飞不定”,则将视线转向了空中,轻盈的游丝在微风中飘荡,似乎在寻找着自己的方向。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特有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生命的自由与不确定性。
最后一句“又牵花瓣作风筝”,将游丝与花瓣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花瓣被游丝轻轻牵动,仿佛成了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不仅展现了花瓣随风飘扬的美丽,也寓意着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以及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春日花园之中。
诸峰霭遐瞩,上与箕斗近。
西风吹人衣,萧然无畦畛。
烟霞入诗句,欲吐初未忍。
但恨数往来,幽栖愧真隐。
真隐如虚舟,渺渺姑乘流。
何须长卿慢,暮年称倦游。
钟鸣起菌阁,天上隐琼楼。
焉能诱松桂,旷怀且少留。
少留平生欢,看云复长叹。
芝兰念羯末,茧栗惟雍端。
倚松聊停策,意远萦层峦。
风驶烟尚积,雨歇云犹攒。
攒云本无心,孤猿响山阴。
俯瞰白鹿洞,仰窥紫霄岑。
何时携诸少,清盟可重寻。
仲子日边去,归鸦闻暮音。
渡江送行人,我行亦清兴。
草木春路赊,斜斜复整整。
独造此宝坊,深稳庭宇静。
复阁衬烟霞,疏林泄钟磬。
残僧涩对人,短童工汲井。
杖屦若能神,迥知兹游胜。
楹间盘硬语,怪底光炯炯。
追还曾高风,熟复发深省。
来归十阳秋,足不践斯境。
猿鹤情未忘,拾松来煮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