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彫。
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
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
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彫。
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
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
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这首宋代赵蕃的《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其一)》描绘了江南秋天因闰月而显得格外漫长,草木在晚秋时节逐渐凋零。诗人感叹自然界的变迁,原本坚贞不屈的松桧也失去了常态,万物如同艾草和萧条的植物一样衰败。生活的艰辛中,诗人漂泊不定,只能寄托于舟楫和简陋的生活必需品。尽管暑气尚存,但仍需依赖葛衣以抵挡炎热,然而这样的生活条件,又有谁能享受到如韶华般的美好呢?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时序更迭、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坚守。
一自接道谊,形容生辉光。
束情谢流宕,捧咏增惭惶。
矫足时切窥,云海何颓唐。
长安卖药市,堇堇十载强。
复缀守藏史,得近中书堂。
心计常自珍,孰云失其防。
稽首谢众去,酹酒相扶将。
融风促绿荫,代对日夜忙。
石涧流自涌,玉山禾欲长。
安得便奋飞,相从决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