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晚望嵩亭有怀》
《夏晚望嵩亭有怀》全文
唐 / 罗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wǎnwàngsōngtíngyǒu怀huái
táng / luó

zhèngliányúnshuǐxīnwéishàngtínggāoduìcuìwēi
jìnfángpíngkǎnwàng

zhōngniánwèiyǒujiāguī
qīngchánjiànbàngyōucóngzàobáiniǎoshí穿chuānfǎnzhàofēi

yòuchóuzhù竿gānchùshìy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心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愁思。诗中的“正怜云水与心违”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一份爱恋,但这种爱恋中又夹杂着一种分离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

"湖上亭高对翠微"描写了一处高耸的亭子,它坐落在湖边,面对着远处的青翠山峦,这种景致让人感到宁静而又略带孤寂。接着“尽日不妨凭槛望”表明诗人沉浸于这种美景之中,不惮以整日的时间来欣赏和思索。而“终年未必有家归”则透露出诗人的流离失所,长久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

"青蝉渐傍幽丛噪"写出了夏夜蝉鸣的声音,它们在树林中悄然发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白鸟时穿返照飞"则描绘了白色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自由翱翔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自由和解脱的心境。

最后两句“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美好却无法长久驻足的苦恼,以及对于未来去向的迷茫。这里的一竿,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琴瑟,或许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寻求依托和安慰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留恋与对流离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于未来未知的忧虑。

作者介绍
罗邺

罗邺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余杭   生辰:825—?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直舍壁

文书那得废哦诗,羞作群儿了事痴。

付与后人评此老,一丘一壑过元规。

(0)

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

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

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

(0)

暮春四首·其二

辛夷海棠俱作尘,鲚鱼莼菜亦尝新。

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

(0)

缃梅三首·其三

红梅眼看风吹尽,更有缃梅亦已无。

天与色香天自爱,不教一点上蜂须。

(0)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十首·其七

相逢未易可疏亲,不是登墙宋玉邻。

林下风标许谁比,直须江左谢夫人。

(0)

读许浑诗

裴相功名冠四朝,许浑身世落渔樵。

若论风月江山主,丁卯桥应胜午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