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甸云低阵,秋空雨乍飞。
晚禽寻密叶,征客换棉衣。
候逼新寒峭,塍欣宿麦肥。
遥闻湘浦雁,此际向南归。
野甸云低阵,秋空雨乍飞。
晚禽寻密叶,征客换棉衣。
候逼新寒峭,塍欣宿麦肥。
遥闻湘浦雁,此际向南归。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雨后田野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季节变换的韵味。
首联“野甸云低阵,秋空雨乍飞”,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雨后田野上低垂的云层与刚刚飘落的雨水,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云阵低垂,仿佛触手可及,而雨滴从天际缓缓落下,给大地带来了一丝凉意。
颔联“晚禽寻密叶,征客换棉衣”,转而描写傍晚时分,鸟儿在茂密的树叶间穿梭觅食,而远行的旅人则因天气转凉,开始更换厚重的棉衣。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也暗示了人物的情感变化,体现了季节更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颈联“候逼新寒峭,塍欣宿麦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新寒逼近,使得田间的麦苗更加茁壮肥美。这里通过对比新寒与麦苗的生长状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喜悦。
尾联“遥闻湘浦雁,此际向南归”,以湘浦雁南飞作为结语,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雨景,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季节变迁的感慨。雁群的南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转、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神龟化为石,奇崛造物创。
环以惊波涛,封以叠峦嶂。
空谷罕人迹,山灵俟閒放。
果惬静者心,于焉喜相傍。
结茅旋裁竹,笑傲烟霞上。
俨若三神山,石骨何肮脏。
予亦山水癖,闻之心神畅。
所愿未获酬,每每自谯让。
丹穴双鹓翔,鸣声何其寥。
侧耳更结心,可望不可招。
叹此灵瑞德,固当应虞韶。
宣尼岂复嗟,吾道重光昭。
时振千仞端,万羽同逍遥。
至德谅不孤,何当共扶摇。
为君采竹实,飞飞不辞劳。
临岐多苦调,相勖以神交。
乌生八九子,乃在大海旁。
毛羽参差长,俱愿凌穹苍。
相哺桂树里,岂虞缯缴伤。
苦遭秦氏恶少年,弯弓挟弹睨其间。
一发乱乌群,九子相惊看。
各各恋其巢,安得离哉翻。
唶尔少年轻薄子,乌自群飞何负汝!
少年不暇思,反用相矜诩。
昔我臂苍鹰,共逐平原野。
鸟飞不及瞬,尚得攫而食之。
有时牵黄犬,驰骛山间薮。
兔奔不及穴,尚得获而醢之。
机用匪一朝,于乌竟何有。
但明飞伏各自天,无须复欢前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