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
此联以沉痛之语,揭示了历史人物洪承畴的复杂命运与内心挣扎。上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赞颂了洪承畴在历史上的名声与影响,即使他未能在当时获得显赫的名声或地位,其行为和决策依然值得后世学习与借鉴。这句表达了对洪承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记的肯定。
下联“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则揭示了洪承畴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选择与后果。洪恩浩荡,意指洪承畴曾受到过国家的厚恩,然而在关键时刻,他选择了降清,这一决定不仅未能报效国家,反而招致了后人的怨恨与敌视。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人物在特定情境下所作选择的复杂性及其对个人声誉与历史评价的影响。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对比手法,既肯定了洪承畴在历史上的存在价值,也深刻揭示了其选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复杂情感的洞察与反思。
高田低田禾尽熟,农家农家生意足。
腰镰在手如割鲜,玉粒如山塞茅屋。
亲戚邻舍欢乐同,酒酣社鼓歌老翁。
阿孙将米换鱼肉,老妪髻插山花红。
时和乃由天子圣,元丰之歌敢同盛。
嗟嗟鼠窃沧海边,胡不卖刀买犊来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