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长松何处是,深山犹认旧川原。
行程客厌阑干路,生事农忙碌碡村。
若个峰边云出没,丛生树外月黄昏。
武昌诗客欣相会,夜向溪轩共一尊。
遥望长松何处是,深山犹认旧川原。
行程客厌阑干路,生事农忙碌碡村。
若个峰边云出没,丛生树外月黄昏。
武昌诗客欣相会,夜向溪轩共一尊。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山行至桐川会周山长》描绘了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象以及即将与友人相聚的期待。首句“遥望长松何处是”,以疑问表达对远方长松的向往,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山景的苍茫。接着,“深山犹认旧川原”表达了诗人对熟悉地形的感叹,即使身处深山,仍能辨认出过去的河流和平原。
“行程客厌阑干路,生事农忙碌碡村”两句,通过写旅人的疲惫和农人的勤劳,展现了山村生活的艰辛与朴素。诗人用“阑干路”形容山路曲折,而“忙碌碡村”则形象地描绘了农夫们忙碌于田间的场景。
“若个峰边云出没,丛生树外月黄昏”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月色朦胧的景象,富有诗意,给人以宁静而神秘之感。最后,“武昌诗客欣相会,夜向溪轩共一尊”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山中相遇的喜悦,期待夜晚在溪边小屋共享美酒,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相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旅途体验和人情世故,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觑纤长指爪,未褪嫣痕,女儿花又开遍。
懒理金针,慵抽彩笔,爱傍芳丛频捡。
小摘繁英,细删攒蒂,轻研霞片。
捲袖罗、蘸上春葱,仿佛珊瑚成串。多少深闺兰媛。
惯灯前月下,比评深浅。
认红豆初拈,几误鹦哥偷咽。金盆和露,玉纤流艳。
染了又重染。怪小婢、道是啼痕,一样凝成红点。
七宝装成,风云月露供描写。
浣花笺纸界乌丝,尺幅龙光射。□□酒旗□□。
□□□、□□□诧。剪烛重翻,焚香细读,寸襟顿谢。
伫看春风,杏花压帽容相亚。
状头合付谪仙才,人镜芙蓉下。方显文章声价。
不负了、题桥司马。□□□□,新句添来,玉堂清话。
悄无人处响琤琤。月低沉。漏低沉。
手拨一条,冰柱述芳心。
舌叶宫商樱颗破,倚云屏,历更更、剔短檠。短檠。
短檠。峭寒侵。钗影横。篆香清。
弹也弹也,弹不尽、千万离情。
小玉痴憨,故故向前听。
铁铸玲珑无玉轸,虽不是,一声声、也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