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恨流星堕渭滨,出师未捷已沾巾。
天应留取生司马,归作他年取魏人。
莫恨流星堕渭滨,出师未捷已沾巾。
天应留取生司马,归作他年取魏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读史十首》中的第八首,题为“孔明”。诗中以流星比喻诸葛亮,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惋惜之情。诗人说“莫恨流星堕渭滨”,暗示诸葛亮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智谋和功业如同流星划破夜空,留下了深刻印记。接着,“出师未捷已沾巾”引用了诸葛亮出师北伐未能完成统一事业的典故,表达了对他的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两句“天应留取生司马,归作他年取魏人”则设想如果诸葛亮能够活着,凭借他的才能,将来定能打败敌人,收复失地。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命运的假设,寄寓了诗人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