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密长公主挽歌》
《高密长公主挽歌》全文
隋朝 / 上官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沈。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0)
注释
湘渚:湘江之畔。
韬:隐藏。
灵迹:神仙的行踪。
娥台:娥皇女英的台,代指美好的地方。
静:静默。
瑞音:吉祥的声音。
凤:凤凰,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
逐:随着。
清箫:清亮的箫声。
远:远去。
鸾:鸾鸟,与凤凰相似,也是吉祥之鸟。
随:随着。
幽镜:幽暗的镜子,可能比喻为不显眼或神秘之物。
沈:沉没,消失。
霜处:霜降之处。
华芙:华丽的荷花。
落:凋落。
风前:风起时。
银烛:银色的烛光,可能指烛光映照下的景物如银般闪亮。
侵:侵扰,这里指烛光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寂寞:空旷寂静。
平阳宅:泛指古代贵族的宅邸,这里特指诗中所提的地点。
月冷:冷冷的月光。
洞房:深邃的内室,不一定指新婚夫妇的房间,在此情境下更多指宅院深处的房间。
深:深邃。
翻译
湘江之畔隐藏了神仙的行踪,娥皇女英的台上静默了吉祥的声音。
凤凰随着清亮的箫声远去,鸾鸟随着幽暗的镜子沉没。
霜降时荷花凋落在华丽之处,风起时银色的烛光被侵扰。
空旷寂静的平阳宅院中,月光冷冷地照着深邃的洞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气氛。"湘渚韬灵迹"一句,以湘渚之水比喻仙界的清澈,韬灵迹则是指仙踪隐逸,不为世人所知。"娥台静瑞音"中,娥台可能指的是高贵的宫殿或楼阁,而静瑞音则是形容那里传来的美好而神秘的声音。

接下来的"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沈"进一步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箫是一种古代乐器,其声音清脆遥远,如同凤凰一般在空中翱翔;鸾是传说中的神鸟,幽镜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装饰或是观赏之物,而这里形容鸾随着幽深的镜子一起沉静。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霜表示初冬,华芙可能是指菊花,这里用来形容秋季的花朵纷纷扬扬地飘落;而风前银烛侵,则是在形容凉爽的秋风中,银烛(可能指的是秋夜里的月光)如同侵袭一般弥漫开来。

最后两句"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则转换了氛围,描述了一种孤独和幽静。平阳宅可能是指远离尘世的居所,而寂寞则形容那种空旷无人的感觉;月冷洞房深,则是在描绘夜晚时分,明月高悬,但却没有温暖,只有冷清,更凸显出一种深邃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写,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寂静幽深的意境。

作者介绍
上官仪

上官仪
朝代:隋朝   字:游韶   籍贯: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生辰:608年-665年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猜你喜欢

梅花绝句八首·其八

半幅南笺写折枝,春光如片复如丝。

君家若问花生日,好记西窗暮雨时。

(0)

仿悲庵画梅为秦伯未作

吾爱赵撝叔,当年善画梅。

幽花明夜雪,直干奋春雷。

笔墨馀残幅,河山换劫灰。

风流谁比似,未敢附舆台。

(0)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十二

岁律薄阳景,佳人殊不来。

月斜树倒影,烛尽炭成灰。

春草揽可结,朝花乱欲开。

谁知独不见,取镜上空台。

(0)

赠朱意如

相见各恨晚,倾谈慨以慷。

几经流俗险,漫说少年狂。

身世壶堪隐,风尘剑有铓。

奇才谁拔尔,四顾益彷徨。

(0)

翟家庄逆旅壁间澉上钓徒八绝绝佳依韵和之·其三

轮铁凭将岁月磨,日斜原上断行歌。

万重峰嶂回环处,只有青天数雁过。

(0)

栖霞道中四首·其四

停泊山隈接晚潮,渔灯戍鼓自清寥。

隔舟人语三更静,只有江声入梦摇。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