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东去皇山上,高出勾吴泰伯坟。
万乘不亲惟礼义,二仪相接正氤氲。
狐狸满路悲秋雨,凤鸟无声隔暮云。
再向千年看季子,后来辞让只虚文。
梅村东去皇山上,高出勾吴泰伯坟。
万乘不亲惟礼义,二仪相接正氤氲。
狐狸满路悲秋雨,凤鸟无声隔暮云。
再向千年看季子,后来辞让只虚文。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秦璠所作,名为《泰伯墓》,通过对泰伯墓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首联“梅村东去皇山上,高出勾吴泰伯坟”以梅村和皇山为背景,将泰伯墓置于其中,暗示其地理位置的尊贵与历史地位的重要性。通过“高出”二字,不仅描绘了泰伯墓的地形特点,也暗含了泰伯在历史长河中的崇高地位。
颔联“万乘不亲惟礼义,二仪相接正氤氲”进一步深化了对泰伯的评价。这里运用了“万乘”这一古代帝王出行的规模来比喻泰伯的影响力,强调他以礼义治国的精神超越了帝王的权力。同时,“二仪相接正氤氲”则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泰伯精神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泰伯德行的极高赞誉。
颈联“狐狸满路悲秋雨,凤鸟无声隔暮云”运用对比手法,狐狸象征着奸佞小人,而凤鸟则代表了高尚的品德。通过狐狸与凤鸟的对比,以及秋雨与暮云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对泰伯墓周围环境的哀伤之情,同时也隐喻了泰伯精神在现实中的缺失与被遗忘。
尾联“再向千年看季子,后来辞让只虚文”将视角拉远,从千年历史的角度审视泰伯,表达了对泰伯辞让王位行为的深刻思考。这里的“季子”指的就是泰伯,后世对于他的辞让行为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尊重,缺乏实质性的效仿与实践,体现了诗人对泰伯精神传承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伯墓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泰伯辞让王位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