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屈卑吏,壮志沈簿书。
因从贱子期,在玉当为玙。
夙昔抱琴襆,君赁僧寮居。
挈酒时过谈,同巷不须车。
爽霭延朝山,悲愤皆涤除。
使我秋叶心,常对春花舒。
君虽缚微名,有藻尚堪摅。
未遇卖赋缘,谁来怜相如?
大材屈卑吏,壮志沈簿书。
因从贱子期,在玉当为玙。
夙昔抱琴襆,君赁僧寮居。
挈酒时过谈,同巷不须车。
爽霭延朝山,悲愤皆涤除。
使我秋叶心,常对春花舒。
君虽缚微名,有藻尚堪摅。
未遇卖赋缘,谁来怜相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大材屈卑吏,壮志沈簿书”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愤慨,比喻自己的大才被低级官吏所束缚,壮志在繁琐的文书工作中沉沦。接着,“因从贱子期,在玉当为玙”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能像美玉一样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理想。
“夙昔抱琴襆,君赁僧寮居”描述了诗人过去的生活情景,他曾经带着琴,寄居在僧舍中。这一段生活或许充满了孤独和清贫,但同时也可能充满了自由和宁静。“挈酒时过谈,同巷不须车”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畅谈心事,无需豪华的交通工具,友情的真挚超越了物质的贫乏。
“爽霭延朝山,悲愤皆涤除”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心情的转变,朝山的爽朗之气洗净了心中的悲愤,使他感到心灵的净化。“使我秋叶心,常对春花舒”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即使身处秋天,他的内心也能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君虽缚微名,有藻尚堪摅”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即便对方在名利上有所束缚,但才华仍在,值得被发掘和展现。“未遇卖赋缘,谁来怜相如?”则是对友人未能得到赏识的同情,暗含着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