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夜犹淡,晨晖未可希。
润馀山色重,沾足橹声微。
巴峡泠泠急,巫云段段归。
溪翁亦何幸,正昼掩荆扉。
蜡炬夜犹淡,晨晖未可希。
润馀山色重,沾足橹声微。
巴峡泠泠急,巫云段段归。
溪翁亦何幸,正昼掩荆扉。
此诗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宁静之美。
首句“蜡炬夜犹淡”,以蜡烛的微光喻夜色之深,暗示夜晚的寂静与朦胧。次句“晨晖未可希”,则转而描绘晨光初现时的稀薄与期待,预示着新一天的曙光即将破晓。
接着,“润馀山色重”一句,通过雨水的滋润,使得山色更加浓重,展现出雨后山林的生机与湿润之美。“沾足橹声微”则描绘了雨后水面的平静,以及轻柔的划船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巴峡泠泠急,巫云段段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了巴峡中水流的急促与清冷,后句则描绘了巫山云雾的逐渐消散,两相对比,展现了雨后自然界动态与静态的转换。
最后,“溪翁亦何幸,正昼掩荆扉”一句,以一位溪边老翁在白天关闭柴门的情景,表达了对雨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状态的向往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