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坐藏胜桥望石门》
《晚坐藏胜桥望石门》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好山千叶青莲晓,斫额令人意已消。

微出楼台知有寺,倦行云树忽逢桥。

此生未觉丛林负,肯处真教日劫超。

閒拾堕薪成浅立,细泉幽涧响寒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好山千叶青莲晓”,以“好山”开篇,点明了所见之景的壮丽与美好,仿佛千片绿叶在晨光中映衬出的青莲,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接着,“斫额令人意已消”一句,通过“斫额”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震撼与沉醉,仿佛连思绪都被这美景所消融。

“微出楼台知有寺,倦行云树忽逢桥”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楼台隐现于云树之间,桥横跨于水面之上,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和谐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些隐藏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这种偶然的发现,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探索感。

“此生未觉丛林负,肯处真教日劫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自己从未辜负过身边的丛林,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一生,甚至超越时间的限制,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最后,“闲拾堕薪成浅立,细泉幽涧响寒蜩”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随意拾起掉落的树枝,静静地站立,听着细泉在幽深的山谷中潺潺流淌,寒蝉在远处鸣叫,这一切都构成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金神夜猎图二首

夜半金神羽猎,奔走山川百灵。
云气旌旗来下,飒然已入青冥。

(0)

朴公棹牵牛其奇余亦作

不见青青绕竹生,西风篱落抱枯藤。
道人一任空花过,愁杀山阴觅句僧。

(0)

夏日寄朴翁朴时在灵隐

风只松树枝,怀念松间友。
云从北山来,令我屡回首。
山灵夜放起,山雨侵人衣。
遥知竹窗里,自吟新雨诗。

(0)

越女镜心/法曲献仙音

风竹吹香,水枫鸣绿,睡觉凉生金缕。
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
傍绮阁、轻阴度。
飞来鉴湖雨。
近重午。
燎银篝、暗薰溽暑。
罗扇小、空写数行怨苦。
纤手结芳兰,且休歌、九辩怀楚。
故国情多,对溪山、都是离绪。
但一川烟苇,恨满西陵归路。

(0)

陈口华侍儿读书

绎句寻章久未休,花房日晏不梳头。
谁教郎主能多事,乞与冥冥千古愁。

(0)

陈君玉以小集见归用余还诚斋朝天续集韵作七

笔陈无功汗左轮,而今老去不能军。
水边白鸟闲於我。
窗外梅花疑是君。
欲向江湖行此话,可无朋友吒斯文。
新篇大是相料理,因忆西山扬子云。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