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天庆观瑞香花》
《和天庆观瑞香花》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闻说仙花玉染红,别留春色在壶中。

瑶台若见飞琼面,不与人间梦寐同。

(0)
翻译
听说有仙花如玉般染成红色,
特意保留春天的色彩在壶中珍藏。
注释
仙花:指传说中的仙界花朵,可能象征珍贵或非凡的美。
玉:形容花朵颜色洁白如玉,非常美丽。
春色:春天的景色,也可指美好的事物。
壶:古代常用来盛酒或泡茶的器皿,这里象征着保存。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极美的地方。
飞琼:传说中的仙女,这里可能指美丽的仙花。
面:指花朵盛开的样子。
人间:现实世界,与仙境相对。
梦寐:梦境,这里指人们的想象或期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和天庆观瑞香花》。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仙花玉染红这一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

"闻说仙花玉染红" 这一句通过“闻说”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神奇花朵的向往,还透露出了一种不见其貌而感其香的意境。仙花被赋予了神秘色彩,玉质般的洁白与绛红色的交织,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摹,也是对超凡脱俗境界的一种追求。

"别留春色在壶中" 这句话则延续了前面的意象,将“仙花”的美丽与春天的气息联系起来。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永恒地保存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壶中”,既是对美的珍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于永恒之美的追求。

"瑶台若见飞琼面" 这一句通过瑶台这一仙境的设定,进一步强化了仙花玉染红的超凡品格。飞琼面,则是对仙境中仙子容颜的一种描绘,既美化了自然之物,也美化了人间的美好。

"不与人间梦寐同" 这句话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与人间截然不同的一种认知和向往。通过“梦寐”一词,诗人将自己对于仙境的追求与现实世界的区分开来,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至美境界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花玉染红的描绘和瑶台飞琼面的设想,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颂和对于超凡境界的向往。其语言优美、意境独特,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追求高洁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余杭道中

落花流水浅深红,尽日帆飞绣浪中。
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须骚杀已禁风。
牛羊路杳千山合,鸡犬村深一径通。
五柳能消多许地,客程何苦镇匆匆!

(0)

雨凉二首呈宗伟

谁扶病客起龙钟,恩在盆倾一雨中。
问讯九关何路到?
拟牋欢喜谢天公。

(0)

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寄题

仙翁来佩玉符麟,绿发无霜照碧筠。
永夜阑干千嶂月,清风挥尘七州春。
尘埃不隔壶中境,功业犹关物外身。
鸾鹤莫惊兵卫峻,主人元是白云人。

(0)

枕上二绝效杨廷秀

藤枕频移触画屏,无憀滋味厌残更。
寒鸡且道贪眠著,窗纸如何不肯明。

(0)

枕上六言二首

寒更寂历向晓,短梦参差屡惊。
鸡鸣似唤我醒,犬吠知有人行。

(0)

正月九日雪霰後大雨

黄昏檐溜垂瀑,清晓屐声满门。
湖光万顷何似?
小沼先吹縠纹。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