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花年燕子楼。楚云湘雨等闲休。
留在贞元供奉曲,尽风流。
约略睡痕妆镜晚,留连香韵琐窗秋。
总道竹西歌吹好,去来休。
锦瑟花年燕子楼。楚云湘雨等闲休。
留在贞元供奉曲,尽风流。
约略睡痕妆镜晚,留连香韵琐窗秋。
总道竹西歌吹好,去来休。
这首诗以"锦瑟花年燕子楼"起笔,描绘了一幅青春如锦、燕子双飞的春日景象,暗示了主人公与所爱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楚云湘雨等闲休"则借楚地湘江的烟雨,表达了短暂欢愉后的无常感,暗示爱情的易逝。
"留在贞元供奉曲,尽风流"暗指过去的美好回忆,贞元可能是某个特定的时期或地点,供奉曲则可能指的是优美的音乐,这些都曾是他们共享的风流韵事。接下来的"约略睡痕妆镜晚,留连香韵琐窗秋"细腻描绘了女子清晨醒来后的慵懒和夜晚沉醉于香气中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与情趣。
最后两句"总道竹西歌吹好,去来休"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无法留住的美好时光的无奈。"竹西歌吹"源自唐代杜牧的诗句,此处用来强化对昔日欢乐的追忆,而"去来休"则是对世事无常、聚散离合的感慨,劝慰对方不必过于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对于爱情与时光流转的独特感悟。
平生取友狐竹君,馆之山崦与卜邻。
风衿月佩霜雪身,只谈风节不论文。
我开西斋对清润,每嫌隔窗不相近。
别来桃李一再花,我长在外君在家。
归来西斋挂窗处,此君忽在窗前住。
绕墙捡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
向来先生初出去,遣猿看墙鹤看户。
如何鹤睡眼未开,此君一夜过墙来?
明朝稚子满庭砌,豹丈玉骨龙苗裔。
春风吹堕锦衣裳,仰看青士冠剑长。
先生岂惜窗前地,与君同醒复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