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荔荫石桥,丛篁翳高旻。
徜徉豁幽况,不辨主与宾。
骈榭临曲池,文槛连幽山。
时运苦乖蹇,浊世难与言。
共得醉中乐,讵为醒者陈。
避諠寡所谐,谢俗常闭门。
安得来二仲,解我心烦愠。
芳荔荫石桥,丛篁翳高旻。
徜徉豁幽况,不辨主与宾。
骈榭临曲池,文槛连幽山。
时运苦乖蹇,浊世难与言。
共得醉中乐,讵为醒者陈。
避諠寡所谐,谢俗常闭门。
安得来二仲,解我心烦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首句“芳荔荫石桥,丛篁翳高旻”描绘了石桥旁荔枝树繁茂,竹林遮蔽天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接着,“徜徉豁幽况,不辨主与宾”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地自由自在、忘却尘世烦恼的状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骈榭临曲池,文槛连幽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优美,榭台并排靠近弯曲的池塘,文雅的栏杆连接着幽静的山峦,展现出一种和谐与自然的融合之美。然而,“时运苦乖蹇,浊世难与言”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感叹命运多舛,难以与世俗之人交流。
“共得醉中乐,讵为醒者陈”表明诗人选择在醉酒中寻找快乐,不愿向清醒的人述说内心的苦闷。最后,“避諠寡所谐,谢俗常闭门”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拒绝与世俗交往,常常闭门独处的生活态度。“安得来二仲,解我心烦愠”则是诗人渴望有知音相伴,共同分担心中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
古往今来,多忧少喜,淳化太平难值。
幸逢圣贤出世。
布道德、谈罗天地。
上界真人权下世。
御万国、不劳神器。
中外偃武修文,敬贤尚德,致清平瑞。
何以上答天恩,佳时念、因循等闲虚费。
要先崇俭约,务饱暖、不贪名利。
向玄门求奥秘。
戒嗜欲、保安和气。
更心上物物,头放下,
锦堂春,琼仙朝列琼筵。
遇良辰、名香共*,吐氤氲、瑞蔼祥烟。
庆三真、重阳五祖,愿当今、圣主遐延。
昔有轩辕。
驾龙腾飞、上朝玉帝自争先。
恁时万圣齐会,宴赏共留连。
箫韶美,金童捧盏,玉女传宣。
观神宫、仙苑异景,降鸾凤、鹤舞翩翩。
仙童报,蟠桃正结,丹桂初圆。
万载金龟,千秋玉兔,老人星见,庆这些事,洞天佳景,还也胜尘缘。
无来去,天地同寿,日月齐年。
凿开混沌,见钱塘、南控长江凝碧。
今古词人图景,谁解推原端的。
岁去年来,日庚月甲,因甚无差忒。
如今说破,要知天地来历。
道号有一可名,五行颠倒,互列乾坤策。
坎水逆流朝丙户,随月盈亏消息。
气到中秋,金能生水,倍涌千层雪。
神仙妙用,与潮没个分别。
紧锁心猿,悟光阴尘世,百年喘速。
下手顿修,元本真灵,此日要住行屋。
居家坑堑先须跳,将身己,使令孤宿。
静无触。
气财色酒,一齐须逐。
俗景般般绝欲。
更舍尽爷娘,共妻骨肉。
自在逍遥,落魄清闲,认取里头金玉。
琼英蕊,花心动,放香味、满空馥郁。
异光簇。
祥光灿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