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六首·其四》
《无题六首·其四》全文
清 / 王希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门前车马喧非我,憎未忘情爱更痴。

无那众生迷义谛,好从太始證心期。

蜂房蚁舍相凌突,马褐牛衣有等差。

化翮笼樊霞举易,可怜根性更难移。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首先,“门前车马喧非我”,诗人以“车马喧”象征外界的繁华与热闹,而“非我”则表明这些并非属于个人内心的世界,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浮华的超脱态度。

接着,“憎未忘情爱更痴”,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并未完全忘却对某些事物的憎恶,另一方面,他对爱情的执着似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矛盾的情感状态,反映了人性中既渴望又抗拒的复杂心理。

“无那众生迷义谛,好从太始證心期”,诗人在此探讨了普遍存在的迷惑与追求。众生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而诗人则希望从源头(太始)寻找内心的真正愿望,体现了对生命意义和精神归宿的探索。

“蜂房蚁舍相凌突,马褐牛衣有等差”,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形象,对比人类社会中的等级差异。蜜蜂和蚂蚁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活,而人类社会中则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地位,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最后,“化翮笼樊霞举易,可怜根性更难移”,诗人以“化翮笼樊”比喻个体在社会框架内的自由与束缚,虽然改变现状相对容易,但改变人的本性则极为困难。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固有特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自由与约束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复杂性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王希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醉太平.寿须溪

茶边水经。琴边鹤经。小窗甲子初晴。报梅花小春。

小冠晋人。小车洛人。醉扶儿子门生。指黄河解清。

(0)

句·其三

拟将十幅绡,绘出云堂景。

(0)

记前身

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0)

孤青峰

琳馆松扉白昼扃,骖鸾人去已冥冥。

天开远画楼台古,地得遗丹草木灵。

万壑野云晴酿雨,一池秋水夜涵星。

麻姑仙驭今何在,槛外孤峰晚更青。

(0)

彩云轩

洞府神仙此是家,麻姑曾驻五云车。

峰前三尺寒泉水,犹有白莲开旧花。

(0)

过多福寺次王龟龄壁间韵

七尺枯藤手自摩,閒过僧寺坐横坡。

花开曲径霜前密,云压层城雨后多。

田舍竹林分鹫岭,山城芦水漾鱼波。

禅床处处堆黄叶,独剩寒松不改柯。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