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须》
《白须》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中岁谬学道,白须何由生。

故人指我笑,闻道未能行。

我笑谢故人,唯唯亦否否。

老聃古道师,白发生而有。

佛告波斯匿,汝有不白存。

亭中掌亭人,何尝随客奔。

客去不用留,主在亭不毁。

墁墙支折栋,在我不在尔。

道成款玉晨,跪乞五色丸。

肝心化黄金,齿发何足言。

(0)
注释
谬学:错误地学习。
白须:白发。
未能行:不能实践。
唯唯亦否否:既谦虚又犹豫。
老聃:老子。
不白存:内心并非全然无暇。
掌亭人:管理亭子的人。
毁:破坏。
在我不在尔:关键在于我在不在。
款玉晨:玉晨仙人。
五色丸:五色灵丹。
齿发:牙齿和头发。
翻译
到了中年我才误入了修道的道路,白发怎么会突然出现。
老朋友指着我笑,说我虽然知道道理却无法实行。
我笑着回应老朋友,既谦虚又有些犹豫。
老子作为古老的道家导师,也是到了白发苍苍才有所领悟。
佛祖对波斯匿说,你内心并非全然无暇。
管理亭子的人,从未随从客人四处奔波。
客人离去无需挽留,主人在则亭子永存。
即使墙壁破损、梁柱折断,关键在于我在这里,而不是它们。
道行若成,我向玉晨仙人跪拜,请求五色灵丹。
连肝心都能化为黄金,头发牙齿又算得了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白须》,诗中以个人的经历和哲理思考,探讨了年龄增长与学道的关系。诗人自嘲中年时误入学道之路,感叹白发早生,朋友对此表示质疑。诗人回应说,即使是老子这样的古道大师,也有白发,这并非修行不佳的标志。他引用佛经中的故事,指出即使身体有不白之症,心灵的纯净更为重要。

接着,诗人以掌亭人为例,说明主人的存在决定亭子的稳固,强调内在修为而非外在形象。最后,诗人向道家仙人玉晨求取五色丸,寓意通过修炼使内心达到至高境界,即使身体衰老,精神上的黄金(即智慧)更为宝贵,牙齿头发的衰败无足挂齿。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白须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人生阶段变化的理解和对内在修养的追求,体现了苏辙诗歌的哲理性。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金不换歌

东家鼎贵万户侯,西家暴富十谷牛。

唤丝呼竹进玉舟,把酒已作明朝愁。

中间人家贱贫惯,既得未得两无患。

晏眠起吃盦菜饭,饭罢乱拈书册看。

此乐名为金不换。

(0)

好事近.赋茉莉

凉夜摘花钿,苒苒动摇云绿。

金络一团香露,正纱厨人独。

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挂层玉。

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0)

雁图

万里晴沙夕照西,此心唯有断云知。

年年数尽秋风字,想见江南摇落时。

(0)

阊门戏调行客

日夜飞帆与跨鞍,阊门川陆路漫漫。

人生自苦身馀几,天色无情岁又寒。

万事惟堪六如观,一杯莫信四并难。

重阳虽过黄花少,尚有迟开玉雪团。

(0)

留游子明

得得跫音喜,匆匆笑口开。

牢愁攻易破,归梦挽难回。

我已疏茶碗,君今减酒杯。

不知乘兴棹,更得几回来。

(0)

续长恨歌七首·其六

骊山六十二高楼,突兀华清最上头。

玉羽川长湘浦暗,三郎无事更神游。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