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前一醉绮罗乡,杜宇声中几断肠。
燕蹴飞花红雨落,马嘶芳草绿云香。
樽前一醉绮罗乡,杜宇声中几断肠。
燕蹴飞花红雨落,马嘶芳草绿云香。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首句“樽前一醉绮罗乡”,以“一醉”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心态,身处繁华的绮罗之地,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忧郁。这里的“绮罗乡”可能指的是繁华的都市或宴饮之地,与下文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次句“杜宇声中几断肠”,引用了杜鹃鸟啼叫的典故,杜鹃鸟的叫声常被用来象征哀怨和离愁别绪。在这样的声音中,诗人似乎感受到了深深的悲痛,几乎要肝肠寸断。这一句通过听觉形象,将诗人内心的情感推向高潮,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
接下来,“燕蹴飞花红雨落”,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追逐着飘落的花瓣,如同红色的雨点洒落。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隐含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燕子的活泼与花瓣的柔美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春日图景。
最后一句“马嘶芳草绿云香”,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马儿在青翠的草地上奔跑,蹄声与远处的绿草交织在一起,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芳香。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马嘶声与绿草的香气,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末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它不仅捕捉了季节变换的瞬间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干戈蛮触,问渠争直有,几何而已。
毕竟颠狂成底事,谩把良心戕毁。
生穴藜床,磨穿铁砚,自有人知己。
摩挲面目,不应长为人*。
过眼一线浮华,辱随荣后,身外那须此。
便恁归来嗟已晚,荒尽故园桃李。
秋菊堪餐,春兰可采,免更烦邻里。
孙郎如在,与群共枕流水。
暮年怀抱,对水光林影,欣然忘食。
推手功名非我事,闲处聊为闲客。
世故多虞,人生如寄,一榻容安息。
鬓丝千丈,谁家机杼堪织。
三径松菊犹存,诛茅剃秽,时借邻翁力。
酒满芳尊山满眼,此意无今无昔。
平地风波,东华尘土,不到幽人席。
兴来独往,溪南还又溪北。
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
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
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间、平地起仙鳌。
华烛红摇勒,瑞烟翠惹吟袍。
老来怀抱转无聊。
虚负可怜宵。
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
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
惟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
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
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
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
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
巾自漉,醅微白。
人已老,欢犹昔。
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
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
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
意益妙,殆不容后来者措手。
彦衡坚请余继其后,勉为赋之黄花未入渊明手。
日搅空肠几回九。
山色绕吾庐,犹是当年明秀。
忘言处,此意何曾在酒。
等闲莫把良辰负。
恨不见不生旧亲友。
三径久荒凉,东篱下落英谁嗅。
伤时泪,不觉沾襟渍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