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盖重临霜叶老,江山吞吐自烟云。
诗情不论隔千里,酒令何妨宽一分。
到处经行多旧感,等閒谈笑亦奇芬。
平生不负梅花月,未是黄昏已半醺。
飞盖重临霜叶老,江山吞吐自烟云。
诗情不论隔千里,酒令何妨宽一分。
到处经行多旧感,等閒谈笑亦奇芬。
平生不负梅花月,未是黄昏已半醺。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再用韵酬退庵侍郎》。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豪放情怀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飞盖重临霜叶老,江山吞吐自烟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景图,飞鸟归巢,树叶被霜覆盖,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同时,"江山吞吐自烟云"则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江山如同生灵,在云雾中呼吸、变化。
"诗情不论隔千里,酒令何妨宽一分。"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豪放与豁达,他认为即便相隔千里,诗意依然能够沟通心灵。而饮酒则是为了放松心情,无需过分计较。
"到处经行多旧感,等閒谈笑亦奇芬。"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珍视,他在旅行中常常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而与朋友间的闲话笑语,也显得格外珍贵。
"平生不负梅花月,未是黄昏已半醺。"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认为自己没有辜负那美好的时光,即使在黄昏时分,也已经有些许醉意,这里所谓的“梅花月”可能指的是清冷孤傲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华堂选形胜,地直巽之隅。
主人心洁齐,公闲此燕居。
西来故乡客,东过朝大夫。
时逢志所惬,下榻同欢娱。
琴棋间壶觞,赋咏杂歌呼。
民间既羲皇,席上宜华胥。
每思就一醉,幸无官守拘。
奈何三千里,风埃与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