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尽四天下,只在一尘中。
不离一尘中,周遍四天下。不是神通,亦非力假。
有人知得著落,许你入妙喜世界,是不动如来。
其或未然,一任钻龟打瓦。
走尽四天下,只在一尘中。
不离一尘中,周遍四天下。不是神通,亦非力假。
有人知得著落,许你入妙喜世界,是不动如来。
其或未然,一任钻龟打瓦。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惟一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诗中通过行走和空间的描绘,阐述了佛教中的"一尘观"和"不动如来"的理念。
"走尽四天下,只在一尘中",形象地说明了世间万物看似广大无边,实则皆在"一尘"(即微小的物质)之中,体现了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的相对性。
"不离一尘中,周遍四天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念,即使在微观世界里,也能洞察宇宙的广大。
"不是神通,亦非力假",否定了超自然的力量,主张一切皆由心生,是内在智慧的体现。
"有人知得著落",指的是那些领悟到真理的人,他们能进入"妙喜世界",即内心的清净与喜悦,这是不动如来的境界,象征着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觉悟。
最后两句"其或未然,一任钻龟打瓦",则是对未能达到此境者的宽慰,无论外在如何纷扰,只要保持内心平静,便是真正的不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心性的修炼和宇宙观的教义,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绿又阴阴,重帘静窣,奈无人个。
蟏尘罥网,尚飐几丝绒唾。
认分明、花朝梦回,贴奁解鬓提梳坐。
恁小桃待绽,风鹃声紧,丽韶催过。无那。金鱼锁。
任蠹蚀鞋香,雁抛钿朵。残棉断粒,最苦狸寒莺饿。
罨银床、秋梧自鸣,更无杼柚相应和。
怕眠时、独影凄凉,掩却霜篝火。
双燕蹴帘飞,趁好春,炉头且贳吾醥。
山翠淡濛濛,斜阳外、多少去帆天杪。
画楼倚郭,旧时留醉青蛾小。而今已渺。
空尘网当门,断红粘草。
分明倦亸湘鬟,弄细蝶么蝉,送欢迎恼。
梦断已三年,阴阴树、还听一声声鸟。
阑干那角,拍弦偏唱相思调。客心冷悄。
看絮水苹烟,都成愁料。
粉涡青,云黛碧。春影媚波活。
梦构心寻,意外眼中得。
堪侬脱茧红蚕,风情久忏,又一缕、一丝重织。
酒窗夕。泥来如许缠绵,谁信是初识。
暖酒交斟,未醉已无力。
霎时扶马笼灯,一声去也,故留笑、赚人相忆。
凤凰城阙疑天上,荡摇万千星影。
射树乌啼,照山黛媚,此外水烟平凝。迢迢隐隐。
恰江月初沉,夕风未紧。
添写秋痕,藕田一曲响笭箵。
看伊颤红晕绿,似萤流空际,明灭不定。
水角窗移,柳阴帘闪,怯否露凉云冷。碧蛾飞尽。
问几处歌阑,几人酒醒。佛阁钟高,斗斜银汉迥。
苔雨篁云,供画佐诗,一帧清绝。
风流谁主谁宾,浸透袖巾凉碧。
安杯卷幔,半晌迟到莺啼,便知门外归红屐。
米树杂荆岚,送濛濛遥夕。须忆。
翠帘青板,蔡九娘垆,杏花消息。
恰似西窗,话旧巴山时节。
醺初梦杪,可更剪韭招侬,联床共听灯檐滴。
湿月上烟梢,为君横琼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