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枝香·其二》
《荔枝香·其二》全文
宋 / 杨泽民   形式: 词  词牌: 荔枝香

未论离亭话别,涕先泫。

旋涤瑶觯,深挹芳醪,凝愁满眼。偎人大白须卷。

歌遍。三劝。记得当时送□远。

素蟾屡明晦,彩云易散。后约难知,又却似、阳关宴。

乌丝写恨,帕子分香为郎剪。愿郎安信频遣。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泽民的作品,名为《荔枝香(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离别之痛的深切感怀,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无常的感慨。

"未论离亭话别,涕先泫。旋涤瑶觯,深挹芳醪,凝愁满眼。偎人大白须卷。歌遍。三劝。记得当时送□远。"

这段描绘了一场酒宴中的离别之情,"未论离亭"表明时间仓促,话别未了,泪水先行,心中已充满哀愁。接着是饮酒的景象,通过旋转酒觯、深饮美酒来抒发内心的忧伤。而"偎人大白须卷"则是一种无奈的情形,似乎是在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力感。最后三次劝酒,留下的是对往昔离别之痛的回忆。

"素蟾屡明晦,彩云易散。后约难知, 又却似、阳关宴。"

这一部分则是在表达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素蟾屡明晦"形容月亮时隐时现的状态,比喻人世间的事物多变难测。"彩云易散"则是比喻友情和约定可能随风而逝。"后约难知"表达了对未来约定的不确定性,而最后一句"又却似、阳关宴",则是将当前的情形与历史上的离别相比较,抒发一种历史轮回的哀愁。

"乌丝写恨,帕子分香为郎剪。愿郎安信频遣。"

这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思念和关切。"乌丝写恨"可能是用黑色的丝线来书写离别的愁绪,而"帕子分香为郎剪"则是在做一种仪式,通过将香分给对方以示永恒的记忆。最后一句"愿郎安信频遣"是对远方之人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平安,并且常有消息传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酒宴离别、月亮变幻、历史轮回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和哀愁,同时也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作者介绍

杨泽民
朝代:宋

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作品有《瑞龙吟》、《琐窗寒》、《风流子 》、《渡江云》、《应天长 》、《荔枝香》、《还京乐》、《扫花游》、《玲珑四犯 》、《解连环》等。
猜你喜欢

兰山驿中王韬甫示以绿杨春影图且告之缘起为题八绝·其六

不信操觚好事家,纷纷奇遇竟非夸。

人间贱我如泥土,艳我还如一品花。

(0)

赠别挚父先生

落寞含真气,孤飘得所依。

闻君我师外,在昔故人稀。

逐日群蚩散,空房百卷馡。

读书真到骨,为吏尽忘机。

惭愧无官累,蹉跎立已非。

败根随手掘,高路荡睛睎。

斥鴳知何笑,聋虫不畏讥。

蛛丝向蚕吐,雉翮绕鸾飞。

官廨浓菁发,荒城大麦肥。

兼旬留腹疾,五尺尚腰围。

世路宜玆老,亲庭惜尔违。

欢中成小别,愁里送将归。

令弟终能愈,贤兄不用祈。

当秋要珍摄,陪夜慎寒饥。

十月粗能暇,重来傥可几。

平生轻祖道,何事欲沾衣。

(0)

故城寄示同里诸子·其一

吴歌楚舞积年陈,赵至齐来逐日新。

昨日停车邹鲁地,不曾窥见酒垆人。

(0)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其三

入棺闻说彩衣鲜,费尽亲心总枉然。

十载宵晨有饥饱,不曾销我卖文钱。

(0)

四和香.黄三出所藏元刊文信国集杜诗属题盖囗中作也感而赋此

正气歌成诗更烈。字字悲宫阙。石烂海枯心不歇。

谁得及、铮铮铁。一卷麻沙精妙绝。来历犹能说。

我欲读之喉更咽。君试看、斑斑血。

(0)

叠前韵答振之·其一

疏佣那望绾青银,大好湖山愿寄身。

命果无愁甘守拙,诗常有债转忘贫。

能言鸟不巢幽谷,解笑花偏斗早春。

毕竟才华曾有几,也应难料后来人。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