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催残暑,微风递暮寒。
农谈欣有庆,往事感无端。
寥廓澄虚宇,威纡露远峦。
安排閒笔砚,准拟咏金官。
急雨催残暑,微风递暮寒。
农谈欣有庆,往事感无端。
寥廓澄虚宇,威纡露远峦。
安排閒笔砚,准拟咏金官。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联“急雨催残暑,微风递暮寒”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夏末秋初的气候特点,急雨驱散了残余的暑气,而微风则带来了傍晚的凉意。这种自然界的更替,既是对季节变换的直接描绘,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农谈欣有庆,往事感无端”转而聚焦于人间生活,农民在谈论着丰收的喜悦,而诗人自己则对过往岁月产生了莫名的感慨。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颈联“寥廓澄虚宇,威纡露远峦”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寥廓的天空下,宇宙显得空灵而宁静;蜿蜒的山脉在远处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壮丽。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安排闲笔砚,准拟咏金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期待和准备。在悠闲的时刻,他准备好笔墨纸砚,计划吟咏金官(可能是指黄金城或象征财富的地方),这既是对艺术创作的渴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诗作的特点。
山城幕府叹离居,朋旧青云积渐疏。
湘浦春深谁附雁,蜀江南下不通鱼。
方愁晋代浮沈语,并得殷侯父子书。
只字造从倡雪后,寸笺裁自浣花馀。
银钩并美看难辨,玉案双酬愧不如。
益部只今徵小许,凤毛池上莫教虚。
春草骅骝出帝京,如何握手又孤城。
主恩司马郎仍在,客礼元龙坐尽惊。
稍为清樽驱黯澹,渐携孤抱斗峥嵘。
朱弦晓并漳河色,白羽秋閒汉塞兵。
闻道太行兼郡事,始知严助厌承明。
新篇直已藏机甚,怪尔犹存海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