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西边山更青,杖藜尘外得经行。
鸟翻夕照落空翠,人逆松风闻涧声。
道士煮茶留夜话,田家烧草起春耕。
也知真境多佳境,拟约衡茅寄此生。
白石西边山更青,杖藜尘外得经行。
鸟翻夕照落空翠,人逆松风闻涧声。
道士煮茶留夜话,田家烧草起春耕。
也知真境多佳境,拟约衡茅寄此生。
这首元代诗人张翥的《游武康禺山留宿升元宫》描绘了诗人游历武康禺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白石西边山更青”,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色的清新与深远,暗示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接着,“杖藜尘外得经行”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间,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心境。
“鸟翻夕照落空翠”,通过描绘鸟儿在夕阳下翩翩翻飞,落下一片翠色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动与活力。“人逆松风闻涧声”则写出诗人倾听山涧流水声,感受松风拂面,进一步强化了山中清幽的氛围。
“道士煮茶留夜话”描绘了诗人与道人共品香茗、促膝交谈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田家烧草起春耕”则转而描绘田野上农民开始春耕的场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淳朴与生机。
最后两句“也知真境多佳境,拟约衡茅寄此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宁静美好的山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此处度过余生,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妾家白门杨柳下,杨柳当年系郎马。
又住钱塘杨柳边,杨柳仍藏乌哑哑。
生憎哑哑乌,逐郎郎在湖,聊复为郎提玉壶。
泛月月未起,萧萧一湖水。
向月人人道有情,未见情人为情死。
君不见白使君苏使君,一呼小蛮一朝云。
今日妾歌《懊恼》词,借问使君闻不闻?
无端再唱《金陵》乐,若个天涯不流落。
好认西湖是妾家,南屏山前多藕花。
藕花折郎手,花飘不得藕。
心知郎有他,为郎来劝酒。
一诉姊妹知,不如诉郎友。
将寻小小过西陵,月落天低江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