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雪意愈迟遛,又学飞绵过小楼。
暖逐东风虽易化,猛如前月未容休。
莺花消息孤诗课,蚕麦生涯累客愁。
莫道远人多冻杀,王师亦有在边头。
春来雪意愈迟遛,又学飞绵过小楼。
暖逐东风虽易化,猛如前月未容休。
莺花消息孤诗课,蚕麦生涯累客愁。
莫道远人多冻杀,王师亦有在边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积雪未融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表达了对远方游子以及边塞将士的关切。开篇“春来雪意愈迟遛”,通过春天到来的时节与雪尚未完全消融之间的矛盾,展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景和氛围。此后,“又学飞绵过小楼”则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致描写,传递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意境。
然而,这种美好并未持续,因为“暖逐东风虽易化”,春风虽然温暖,但雪却迟迟不愿完全融去。紧接着,“猛如前月未容休”则表达了雪似乎顽固地留恋着冬日的严寒,拒绝春天的到来。
诗中的“莺花消息孤诗课”,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在这里,莺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象征着春天的信息和诗人的独自修习。接着,“蚕麦生涯累客愁”展现了农事的艰辛与游子对家园的思念。
最后两句“莫道远人多冻杀,王师亦有在边头”,则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关怀。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认为只有远方的人才会遭受严寒,因为边疆的将士们也同样承受着严酷的考验。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不融这一特殊现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