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二》
《回波乐·其二》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法性大海如如,风吹波浪沟渠。

我今不生不灭,于中不觉愚夫。

憎恶若为是恶,无始流浪三涂。

迷人失路但坐,不见六道清虚。

(0)
鉴赏

这首诗《回波乐(其二)》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

“法性大海如如”,开篇以大海比作法性,形象地描绘出法性的广阔无垠和恒常不变。大海的“如如”状态,象征着法性的寂静与真理的本质。然而,“风吹波浪沟渠”,风吹动海面,激起层层波浪,比喻生命的起伏不定和世事的变幻莫测。波浪在沟渠中流淌,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苦难。

接着,“我今不生不灭,于中不觉愚夫”,诗人自省,表示自己追求着不生不灭的状态,即超越生死、永恒存在的境界。然而,在这种追求中,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无知与愚昧,未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

“憎恶若为是恶,无始流浪三涂”,诗人进一步反思,对世间的一切憎恶是否真的正确?这是否也是一种错误?他追问,从无始以来,人们在六道轮回中无尽地流转,遭受痛苦,这是否就是生命的最终归宿?

“迷人失路但坐,不见六道清虚”,最后,诗人指出,许多人在生命的旅途中迷失方向,只是坐着等待,未能看到六道轮回背后的清净与虚空。这里的“清虚”寓意着解脱与自由,是对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反问,深刻揭示了生命与存在的复杂性,以及对真理和解脱的不懈追求。它鼓励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索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层智慧。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浣溪沙.癸丑东溪雨中修禊

春水挼蓝接远汀,晚山愁黛矗银屏。

绿杨城外画船停。

燕剪轻阴拖水榭,莺翻嫩雨湿兰亭。

半溪灯火酒微醒。

(0)

探芳信

楚天远。忆雪絮初消,芳州乍见。

正移栽三径,冰根迸如箭。

筠筒喷水朝霞后,小雨吹香遍。

傍幽林、碧叶纷披,赤茎零乱。山园倩谁伴。

有阿段携锄,瘦蔬沿岸。芗泽多情,吟怀最凄婉。

江蓠沅芷蝇堪佩,不到闲庭院。

护春泥、珍重韶光尚浅。

(0)

添字渔家傲二首·其二

画船萧鼓江南路。冉冉凉烟,恰引乘鸾雾。

璧月琼枝聊玉树。归来去,宛央一对随鸥鹭。

桑柘阴阴帘影护。画里人家,可便完婚娶。

写向轻绡题好句。云水暮,花源那许渔郎误。

(0)

十二时慢二首·其二

人生不幸无过此,才子美人,为最在孝女。

者般狼狈,真不解个,中意柳絮。沾泥杨花落溷。

竟作苏台妓。

抱浣尘、一卷新诗,小小银钩,泣写秋蓉名字。

恰待得、扫眉人至。翠竹碧梧相对。

镜里红妆,月中素影,笑问非耶是。

料三生石上,因缘岂但今世。

险做出、香消玉碎,自题小照憔悴。

钗脚频敲,烛灰将烬,总是伤心泪。

把断肠花叶,教郎一一私记。

(0)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二十五

鹊语人归了。恰正是、高堂日永,红楼春小。

慈竹连枝忝古翠,笼定椿华萱草。

共对着、芝兰微笑,游子捧觞同上寿,愿衔书、岁岁来青鸟。

儿去写、凤衔诏。

明年买定纱棠权,自结刺镜奁针管,诗筒茶灶。

花月春江同泛泛。手订和鸣新稿。

才叠起、相思侬懊,转忆秋衾黄叶馆,爱人呼、小宋声音好。

试诉与、可烦恼。

(0)

暗香

玉梅乍落,恁懒菭绣遍,晚风帘幕。

唤起倩魂,重取清泉与轻濯。

携向明窗绮供,都不羡、金床银凿。

试映取、白石粼粼,何似在丘壑。依约。梦痕昨。

记竹下水边,几回行乐。

暗香细嚼,频照寒流数红萼。

谁想盈盈棐几,还暂试、影娥池阁。

看荡漾、春去也,绮情自托。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