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春四首·其三》
《感春四首·其三》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古风

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

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

冠敧感发秃,语误惊齿堕。

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0)
注释
朝:早晨。
骑:骑马。
出:出门。
暝:傍晚。
就:靠近,躺到。
床:床铺。
书:书籍。
抛:放弃。
节行:品行。
惰:懒散。
冠:帽子。
敧:歪斜。
感:感叹。
发秃:头发稀疏。
语误:说话不慎。
惊:惊动。
齿堕:牙齿掉落。
孤负:辜负。
平生心:一生的理想。
已矣:罢了,而已。
知何奈:又能怎么办。
翻译
早晨骑着一匹马出门,傍晚就躺到一张床上休息。
渐渐地放弃了读书,品行也变得懒散起来。
帽子歪斜,感叹头发稀疏,说话不慎惊掉了牙齿。
辜负了平生的理想,如今也只能任由它去了,又能怎么办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感春四首(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一种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开篇“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但紧接着“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则显示了作者对于自己放弃学问、不再坚持原有的节操和习惯感到懊恼。中间“冠敧感发秃,语误惊齿堕”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变化以及言谈举止上的失常,这些都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无力回天的哀叹。结尾“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无奈感,似乎作者对于自己过去的选择和现在的处境都感到无法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恼。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送陈给事使琉球

圣明新诏贲穷荒,玉节金符下建章。

万里春风随斗柄,九天帆影落扶桑。

山川尽入周王贡,笳鼓先令海若藏。

暂慰远人归欲早,紫除青琐待徊翔。

(0)

再发安塞

塞门东望雪初晴,骢马遥遥趁晓行。

面日远山明似近,背风深堑积皆平。

僧开野寺林鸦散,人叩柴扉砦犬鸣。

不是六花妆点好,黄沙白草若为情。

(0)

雨中王丹徒公济招游焦山席上作

无端秋色登临地,不尽长江眺望时。

世路渺然空作客,风光如此可无诗。

及辰为乐人能几,冒雨看山兴亦奇。

直待晓晴淩绝顶,遍摩苍藓认残碑。

(0)

送杨少府贬柳州

洞庭秋色对衡山,一路猿声夕照间。

湘浦舟行何日到,罗池人去几年还。

烟村土屋连孤垒,岭树松牌界百蛮。

自古中朝通使节,莫因流落叹衰颜。

(0)

风雨忆瀼西

故园十亩瞰林塘,花竹阴阴覆小堂。

好友肯来唯一二,老夫不出是寻常。

白鱼寒鲙槎头雪,朱橘秋尝屋角霜。

雨雨风风归未得,空劳飞梦绕沧浪。

(0)

忆金陵诸姊

昨岁长千里,今宵寓楚城。

汉宫弹一曲,幕府获千兵。

花发留春意,人伤远别情。

可怜枝上月,长在子规声。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