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促刺词》
《促刺词》全文
宋 / 徐集孙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促刺复促刺,劝织声转剧。

小妇跣雨采桑归,大姑煮雪抽丝绎。

辛勤欲织禦寒衣,朝暮惟恐不盈尺。

织成门外迫催租,不了输租仍卖绤。

妇姑对泣儿号寒,更无可补儿衣隙。

帛暖本拟代绤寒,卖绤寒来愈无策。

促刺兮,促刺兮,劝人织兮织何益。

贮之金屋是何人,重重绫锦饰珠璧。

(0)
注释
促刺:急促的织机声。
劝织:鼓励纺织。
小妇:年轻女子。
大姑:年长的嫂子。
禦寒衣:御寒衣物。
输租:缴纳地租。
金屋:华丽的房屋。
绫锦:精致的绸缎。
珠璧:珍珠和玉璧,象征富贵。
翻译
急促的织机声又响起,劝人纺织的声音越发强烈。
年轻的女子冒雨采桑归来,年长的嫂子煮雪搓丝准备编织。
辛勤劳作只为缝制御寒的衣服,日夜赶工唯恐尺寸不足。
衣物织好后门外催租声紧逼,交不起租还要卖掉粗布。
婆媳相对哭泣,孩子喊着冷,再无多余布料给孩子做衣裳。
原本打算用新衣抵御寒冷,但卖了粗布后更加束手无策。
急促的织机声啊,急促的织机声,劝人纺织又能有什么帮助。
这些华丽的绸缎存放在金屋里,是谁人的享受,装饰着金银珠宝。
鉴赏

这首宋代徐集孙的《促刺词》描绘了一幅农村家庭艰辛劳作的画面。诗中通过“促刺复促刺”的纺织声,生动展现了妇女们忙碌织布的情景。小妇冒雨采桑,大姑煮雪抽丝,她们日夜辛勤劳作,只为缝制御寒衣物,但贫苦的生活使她们织成的布匹还不够缴纳苛捐杂税,甚至不得不卖掉粗布以偿租。

诗中妇姑相对哭泣,孩子也在喊冷,衣物短缺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尽管她们原本期望用新织的帛衣替换粗布,但现实却是卖了粗布后更加无计可施。诗人以“促刺兮,促刺兮,劝人织兮织何益”表达对这种社会不公的无奈和悲愤,最后质问:“贮之金屋是何人?”揭示出富人享受着华丽的绫锦珠璧,而穷人却在困苦中挣扎。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徐集孙
朝代:宋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秋江夜月·其二

前村烟暝几人家,归客扁舟泊浅沙。

隔岸渔灯乍明灭,满船凉月湿芦花。

(0)

过兴都方仁植抚军中丞时护显陵宿重兵于郢闻予与熊三郎至遣骑相逆诗以投赠

十年秦寇尚披猖,特简中丞旧职方。

三楚抚军当汉沔,七旬司马定荆襄。

知留剧孟参乘传,久料韩楼再陆梁。

定远欲归归未得,夷陵花老鬓如霜。

(0)

送周仲谟游海北·其一

夏景行将及,扁舟向雁湖。

旧城秦郡县,新绿汉蘼芜。

野戍春云在,离亭落月孤。

故山秋色好,须待插茱萸。

(0)

兰溪取道入蕲水与都护汪祥麟偕有怀熊心开总理

几年石室雨,一半画兰溪。

此日看山色,春风忆马蹄。

麦漂横水渡,花落庙前泥。

征战何时尽,深林倦鸟栖。

(0)

同张莂公曾宅师刘观复王飞侯屠剑冲夜登滕王阁

角声夜落清波动,月影秋痕摇画栋。

万里烟火乌夜啼,昔日风流成昨梦。

南浦西山自古今,崖添新石江流浸。

行藏欲尽今宵烛,一夕疑人千岁心。

(0)

未优堂杂咏·其六

秋到新凉至,天高露下初。

雨滋南浦润,月上北林疏。

野外朝携穗,江心暮钓鱼。

村庄吾可问,何必待公馀。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