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刺复促刺,劝织声转剧。
小妇跣雨采桑归,大姑煮雪抽丝绎。
辛勤欲织禦寒衣,朝暮惟恐不盈尺。
织成门外迫催租,不了输租仍卖绤。
妇姑对泣儿号寒,更无可补儿衣隙。
帛暖本拟代绤寒,卖绤寒来愈无策。
促刺兮,促刺兮,劝人织兮织何益。
贮之金屋是何人,重重绫锦饰珠璧。
促刺复促刺,劝织声转剧。
小妇跣雨采桑归,大姑煮雪抽丝绎。
辛勤欲织禦寒衣,朝暮惟恐不盈尺。
织成门外迫催租,不了输租仍卖绤。
妇姑对泣儿号寒,更无可补儿衣隙。
帛暖本拟代绤寒,卖绤寒来愈无策。
促刺兮,促刺兮,劝人织兮织何益。
贮之金屋是何人,重重绫锦饰珠璧。
这首宋代徐集孙的《促刺词》描绘了一幅农村家庭艰辛劳作的画面。诗中通过“促刺复促刺”的纺织声,生动展现了妇女们忙碌织布的情景。小妇冒雨采桑,大姑煮雪抽丝,她们日夜辛勤劳作,只为缝制御寒衣物,但贫苦的生活使她们织成的布匹还不够缴纳苛捐杂税,甚至不得不卖掉粗布以偿租。
诗中妇姑相对哭泣,孩子也在喊冷,衣物短缺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尽管她们原本期望用新织的帛衣替换粗布,但现实却是卖了粗布后更加无计可施。诗人以“促刺兮,促刺兮,劝人织兮织何益”表达对这种社会不公的无奈和悲愤,最后质问:“贮之金屋是何人?”揭示出富人享受着华丽的绫锦珠璧,而穷人却在困苦中挣扎。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