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士虚成咏,穷居俗久淹。
卖文长倒橐,笺易不垂帘。
食字三成蠹,耽吟一撚髯。
独怜史云甑,几度爨烟添。
贫士虚成咏,穷居俗久淹。
卖文长倒橐,笺易不垂帘。
食字三成蠹,耽吟一撚髯。
独怜史云甑,几度爨烟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寒文士的生活境遇与精神状态,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联“贫士虚成咏,穷居俗久淹”,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身份——贫寒的文士,身处困境之中,却仍能以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尽管外界环境艰难,但他的心灵世界并未因此而停滞或消沉。
颔联“卖文长倒橐,笺易不垂帘”,进一步描述了这位文士的生活状态。他靠出售自己的文字来维持生计,生活拮据,甚至到了“倒橐”的地步,形容其贫困至极。同时,“笺易不垂帘”则暗示了他虽才华横溢,却因生活所迫无法静心创作,门帘常闭,似乎在说他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
颈联“食字三成蠹,耽吟一撚髯”,形象地描绘了文士的生活细节。他以文字为食,但这些文字却成了他内心的蛀虫,既滋养了他的灵魂,也带来了生活的压力。同时,他沉迷于吟诵,以至于连胡须都因长时间的思考和吟咏而被捋得稀疏,这既是对文学热爱的极致表现,也是生活困顿的无奈写照。
尾联“独怜史云甑,几度爨烟添”,以史云甑(古代炊具)为例,表达了对文士生活艰辛的同情。几度爨烟添,意味着炊烟不断升起,象征着生活的持续艰苦。这一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深刻揭示了文士在贫困中依然坚守理想、追求艺术的精神面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贫寒文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江涛日夜锁梅冶,长髯仙人在其下。
歌楼夜雨蜡灯红,袖压金厄点筹马。
箧中时有青铜泪,宾客无欢神色醉。
欲将心腹苦干人,前门投刺后门避。
世人眼塞开元钱,郡能读得贞观字。
百万抛来李白穷,十千唾手袁羊戏。
沟水至清河至浊,汉宫不重东方朔。
火池老尽垂天翼,斥鴳公然乘羊角。
下里诗人唤阳五,酒肠窄窄无一缕。
空拳往往博欢场,如以孤羊角群虎。
一蕉入口即槃姗,浪言欲作糟丘主。
天幸酒伯多知音,嵇阮贺李相推许。
酂留岂必解披坚,不饮何妨建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