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今夜月,偏照柳边阑。
古瓮深浮蚁,高台独舞鸾。
竹摇金缕乱,花咽露声乾。
多少穷愁客,临风两鬓寒。
团团今夜月,偏照柳边阑。
古瓮深浮蚁,高台独舞鸾。
竹摇金缕乱,花咽露声乾。
多少穷愁客,临风两鬓寒。
此诗《对月》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首句“团团今夜月,偏照柳边阑”以“团团”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满月的圆润与明亮,强调了月光的独特之处——它特别照亮了柳树的边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古瓮深浮蚁,高台独舞鸾”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月光下的景象描绘得更加生动。古瓮中的酒液在月光下仿佛浮起了蚂蚁,高台上独舞的鸾鸟则象征着月光下的孤独与自由。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竹摇金缕乱,花咽露声乾”则是对月光下竹林与花朵的细腻描绘。竹叶在月光下摇曳,仿佛金色的丝线交织,而花朵在露水蒸发后发出轻轻的响声,这些细节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多少穷愁客,临风两鬓寒”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身处困境、饱受忧愁之人的情感关怀。在冷风中,他们两鬓斑白,面对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下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仙才人好,看兰霏玉映,丰神潇洒。
洗尽人间尘俗态,应是天风吹下。
彩笔凌云,高标胜雪,襟抱宜风雅。
他乡相遇,深情一片难写。
平生四海论交,孤怀落落,有臂无人把。
偏是与君同意味,赢得风流都诧。
草长花飞,莺啼燕去,节序将初夏。
江南羁旅,几年曾共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