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伽塔》
《僧伽塔》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高标涌出淮中流,日月沐浴波荡浮。

百年冲突屹无恙,是何神力支撑留。

木叉慧岸展身手,黄熊退舍苍光愁。

低眉者谁坐泉底,葱岭来经八千里。

日出国见摩尼光,挥洒杨枝得天喜。

咒驱神鬼菩提心,大千若会西来旨。

长安泗上皆偶然,香从何生臭何止。

塔成龙朔灾建炎,再厄经此洪涛淹。

岂其慧照有明灭,和合四大功难兼。

相传火时塔飞出,见是神僧杖头物。

腾空绝迹亶有灵,此胡久置蛟鼍窟。

化城顿变苦海深,天魔乃现盘尖鹘。

人疑师智止挈瓶,定中或被乖龙倾。

遂令淮泗失干土,恒河沙恐填难平。

我识神通此其最,历劫愈多成不坏。

占一撮土分众悲,万古迷中拓空界。

有时塔亦随波流,眼底才无一丝挂。

(0)
鉴赏

这首诗《僧伽塔》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以僧伽塔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

诗中开篇描绘了僧伽塔的雄伟壮观,仿佛日月在其中沐浴荡漾,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感。接着,诗人通过“木叉慧岸”、“黄熊退舍”等意象,巧妙地将佛教中的神祇与自然元素融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僧伽塔的历史背景,提到它曾经历多次灾难,却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佛法的坚韧与不屈。

诗中还提到了僧伽塔与佛教教义的关联,如“咒驱神鬼”、“大千若会西来旨”,强调了佛法的净化力量与普世真理。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世间万物的相对性,如“长安泗上皆偶然,香从何生臭何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因果循环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以“我识神通此其最,历劫愈多成不坏”总结,表达了对僧伽塔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智慧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僧伽塔的壮丽与神圣,更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宗教信仰等多重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别诸同志(得新鸿)

随阳来万里,点点度遥空。
影落长江水,声悲半夜风。
残秋辞绝漠,无定似惊蓬。
我有离群恨,飘飘类此鸿。

(0)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菊)

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
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
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
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

(0)

送吴梦誾归闽

瓯闽在天末,此去整行衣。
久客逢春尽,思家冒暑归。
海云添晚景,山瘴灭晴晖。
相忆吟偏苦,不堪书信稀。

(0)

遐方怨·帘影细

帘影细,簟文平。
象纱笼玉指,缕金罗扇轻。
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
凤箫歇,镜尘生。
辽塞音书绝,梦魂长暗惊。
玉郎经岁负娉婷,教人争不恨无情。

(0)

应天长·瑟瑟罗裙金线缕

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袴。
垂交带,盘鹦鹉,袅袅翠翘移玉步。
背人匀檀注,慢转娇波偷觑。
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

(0)

癸卯闽乱,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别作

一别几经春,栖迟晋水滨。
鶺鴒长在念,鸿雁忽来宾。
五斗嫌腰折,朋山刺眼新。
善辞如复我,四海五湖身。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